关于市政道路路基防护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

2018-10-19 18:20牟金刚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重要性施工技术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增多,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成为从业人员的关注重点。本文以市政道路的路基工程为核心,首先分析了路基防护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常见的路基防护施工技术,最后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基防护;重要性;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是道路的承重结构,路基质量直接影响道路行车舒适性、安全性等使用性能。路基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挖方、填土、压实、排水、防护等环节,各个工序之间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降低整个路基质量。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路基防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1 市政道路路基防护的重要性

路基防护的重点部位是边坡,必要时还包括路肩、附近河流堤岸的治理,通过边坡加固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以满足正常行车需求。施工期间,路基浸水后含水量增大,会降低土体强度;对于岩性较差的岩体,随着气候和温度变化,会加快风化程度;如果路基旁边有河流,在水流的冲击、侵蚀作用下,会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滑移等现象。基于此,采用路基防护技术措施,一方面能提高路基土体的强度,积极抵抗外界作用力;另一方面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2 常见的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2.1 植草防护

比较稳定的路基边坡施工完成后,为防止坡面冲刷导致边坡失稳,可在坡面上喷播草籽,优先选择四季常绿和生命力旺盛的草种,并进行覆盖养生,做好洒水、施肥等管理工作,直至植草长大并覆盖住整个坡面。如果坡面上有圬工骨架,应该在骨架内植草,促使坡面骨架和草面有机衔接。

2.2 浆砌片石防护

浆砌片石防护施工,第一,要求坡面平整、线形流畅,护坡面和端面相对平顺,圬工底面和坡面紧密嵌合;在护坡顶部和边坡间隙,要密封处理,防止地表水下渗。第二,对坡面进行局部镶嵌时,应该切入坡面,保证和周边平顺衔接。第三,使用的砌体,要求材质坚硬,砂漿和砌体紧密结合,不能出现通缝、贴缝、空洞、浮塞、叠砌等情况。第四,在圬工体上,间隔10~15m要设置伸缩缝[1]。

2.3 混凝土挡墙防护

混凝土挡墙防护施工,首先测量放线,确定中线、高程、挡墙的平面位置等。第一,选择挡墙模板时,宜采用多层压缩竹胶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避免受力后出现变形、位移等问题。主龙骨以型钢为主,采用竖向设置;次龙骨以方木为主,采用水平设置,合理控制间距。第二,模板拼装之后,要求表面平整,没有漏浆现象;浇筑混凝土前,还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维护。第三,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泵送法,泵送管和地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m以内[2]。

2.4 锚杆格构梁防护

锚杆格构梁防护施工要点如下:第一,钻进时,钻孔的孔径、孔深,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一般钻头直径不能低于设计孔径,钻孔深度超过设计深度20cm以上。第二,在锚杆的制作上,宜选用螺纹钢筋,在轴线方向上每间隔20cm设置一个对中器,确保锚杆的保护层发挥作用[3]。第三,安装锚杆时,保证钢筋平直,清理油污和锈迹,并核对锚孔编号;安装后利用钢尺测量外露长度,保证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第四,注浆时,一次注浆从孔底开始,将注浆压力控制2.5MPa以上,注浆材料的水灰比控制在0.5左右,灰砂比控制在1:1,形成完整的注浆记录。第五,格构梁施工,框架采用C25等级的混凝土,要求框架嵌入地面20cm,采用人工开挖法。绑扎钢筋时,垫块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按照梅花形进行布置,间距控制在75cm。

由于路基防护类型较多,不能一一列举,仅就使用较多的一起讨论学习。

3 工程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以某道路工程为例,位于长沙市开福区,设计为城市主干道。线路全长约4230m,沿线地貌为丘陵、山塘、农田,地势起伏较大。本公司承建第一标段,全长共计2000m,规划路幅46m。土石方施工完成后,按照表1标准进行偏差控制,以下阐述路基防护施工技术方法。

3.2 高填地段防护施工

施工前熟悉设计文件,对现场进行调查和核对;基底处理采用挖台阶处理法,要碾压密实,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填筑时,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厚度、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根据试验段数据确定。防护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在边坡坡脚处设置支挡物,常见如石砌挡墙、石砌护脚,且施工时间和路基填筑保持一致。②分级填筑完成后,按照设计防护类型,填筑一级、防护一级。③在路面施工处设置拦水带,在边坡设置排水沟,有利于及时排除地表水,避免冲刷边坡。

3.3 深切地段施工防护

施工前了解地质资料,验算边坡稳定性。在路堑坡口线外侧合适位置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路基施工区域。开挖深切路基时,每级边坡(一般8~10m)间设置一个宽度为2m的碎落台,台面横向坡度为4%(向内倾斜),内侧的排水设施和排水系统连接。防护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勤监测,防止边坡开裂、位移。将永久排水、临时排水相结合,及时排除地表水和边坡渗水。②对路堑边坡及时进行修整,修整的坡面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防护结构施工,防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开挖下一级。施工一级、验收一级,确保坡面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4 特殊地段防护施工

以软土地基为例,施工防护技术要点如下:①调查软土地基的范围、深度、土质,制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②如果厚度不足3m,可采用换填级配沙砾法;如果厚度在3~5m,可采用抛石挤淤法。③铺设土工格栅时,强度较高的方向,要和受力轴线方向保持垂直;牢固连接,搭接长度超过15cm,连接部位的强度要高于材料的抗拉强度。④铺设完成后,及时填筑材料,避免长时间阳光暴晒。

3.5 高边坡防护施工

图1 高边坡防护施工工艺流程

以喷锚网防护施工技术为例,工艺流程见下图1,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框架施工。钢筋网的规格尺寸为φ8@100*100mm,

现场绑扎,使用φ14加强筋和土钉头焊接在一起。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要超过30cm。②坡面挂网。钢筋网由φ6.5的I级钢筋条组成,框条之间的距离控制为2m,采用热镀锌机制作完成。其中,铁丝直径在2.2mm以上,网径大小为5cm×5cm,挂网时网面和坡面的距离控制在5~7cm。③喷播有机基材。喷播前首先洒水湿润,然后对混合材料进行搅拌,包括纸浆、草种、色素、复合肥等;喷播后使用无纺布覆盖固定,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防护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道路整体质量和后期使用维护成本。文中以植草防护、浆砌片石防护、混凝土挡墙防护、锚杆格构梁防护为例,介绍了常用的防护技术施工方案,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希望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佳丽.市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3180.

[2] 沈志军.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17,(z1):202.

[3] 李昱升.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及防护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2963.

作者简介

牟金刚(1980-),男,湖南长沙人;毕业院校:湖南大学,专业:土木工程,学历:本科,现就职单位:长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重要性施工技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