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10-19 21:22何军强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摘 要 针对某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混凝土泵送、墙体浇筑、底板浇筑、框架柱浇筑、现浇板浇筑、楼梯浇筑和后浇带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实践得出工程施工质量合格,值得参考借鉴的结论。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材料,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整体质量,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建筑地上与地下总建筑约5万m2,采用剪力墙结构,设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为3.6m,由1#楼与2#楼组成,分别为地上19层和21层,层高相同,为2.8m,檐高分别为54.6m、60.2m。

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输送

考虑到本工程场地条件有限,需采用土地泵与汽车泵进行混凝土的输送,1#楼及其地下车库西侧由土地泵进行输送;2#楼及其地下车库东侧采用汽车泵进行输送。所用土地泵型号为HRT80B。

2.2 泵管敷设

(1)敷设原则。尽可能避免多次拆装,输送方向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控制弯管数量,在施工过程中表面管内进入空气造成堵塞,在输送混凝土以前,应先压水对管道进行冲洗,然后进行水泥砂浆的压送[1]。

(2)水平管敷设。地面水平方向上的泵管需用专用器具进行固定,尤其是连接部位,必须固定牢靠。此外,用由钢管搭设而成的马道对管道进行支垫。在转弯处用弯管进行连接,弯管为成品弯管。在弯管部位使用钢筋及钢管等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

(3)垂直管敷设。垂直管需要在下水立管处设置的预留洞不断向上敷设,各层都要用木楔实施加固处理,立管和水平管之间的交接部位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力,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如图2所示。

(4)布料杆敷设。布料杆敷设就位后用钢管加固,拴紧缆风绳,将四周支撑牢固,以免发生移位,根据施工要求将布料杆敷设在施工段的中间。

2.3 混凝土泵送

开工前,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仔细交底,确定相应的技术要求。在现场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的指挥与调度,准备好通信设备,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泵机启动后,先进行水的泵送进行润湿,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漏气等问题,若存在,应立即进行处理。

泵送前检查完成并确认无误后,进行水泥砂浆的输送,然后进行正式泵送。正式泵送过程中,应匀速缓慢进行,按照从慢到快的原则,并对泵机压力及系统实际情况进行观察,确认系统的运转正常后,以正常速度实施泵送[2]。

在泵送过程中,若料斗中混凝土降低至20cm以内,则会吸入一定量的空气,导致在开关阀之间产生逆流等现象,最终产生堵塞。若管道中吸入了一定量的空气,则应进行反泵将其吸出,并在料斗中重新进行搅拌,待空气完全排出以后再进行泵送。

2.4 底板浇筑

(1)工艺流程。测量弹线→底层钢筋施工→接头处理→钢筋绑扎→支设垫块→支架设置→管线铺设→钢筋网间隔距离标识→上层钢筋绑扎→墙柱插筋→后浇带施工→混凝土浇筑→温度检测与养护。

(2)浇捣。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为斜面分层和连续到顶。基础底板的浇筑应达到自然流淌状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在泵送的过程中,应形成一定坡度,为自然流淌创造条件,然后在浇筑带前、浇筑带中及浇筑带后进行振捣器的布置。

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进行振捣,振捣的方向确定为:下层和浇筑方向保持垂直,从下道上,上层的振捣则为由上到下。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根据标高要求进行拍打和振实,再用长刮尺进行平整处理,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完成初凝后,在终凝前使用抹子进行搓平,对收水裂缝进行封闭,最后进行塑料布的铺设,做好保温保水养护。

2.5 框架柱浇筑

对柱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为防止蜂窝麻面等问题的产生,需要在底部先进行水泥砂浆的铺设,其成分要与混凝土完全相同,使接缝质量能够达到要求。为防止离析等问题的产生,在混凝土自由倾下的过程中,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若高度在2m以上,则应采用串桶实施分层浇筑,同时备好以下浇筑器具:手把灯与尺杆。为使结构具有良好稳定性与整体性,由于混凝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沉降,所以如果浇筑高度在2m以上,需间歇1h左右,对其他柱子进行澆筑时,应在初步沉实以后开始,到柱帽下方50mm为止。

2.6 墙体浇筑

墙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样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层高一般为50cm,具体的分层高度应采用手把灯与尺杆进行控制。通常浇筑高度为板底水平缝向上3cm。待混凝土硬化后,对上口处的浮浆进行剔除。

浇筑开始前,需要对模板实施严格验收,底部边角处应保持严密,先浇筑厚度为5cm的水泥砂浆,其标号要与混凝土相同,这样能有效避免漏浆。根据施工要求设置施工缝。而水平方向上的施工缝应充分考虑剪力相对较小的部分,施工缝的接茬需要认真处理,除去松动的石子与水泥薄膜,并用水将其冲洗干净。

混凝土入模过程中,应保证下灰的均匀性,并分层分步进行,分层的高度控制在50cm以内。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下灰应从中间墙处开始,然后在对称后不断向两侧实施,避免门洞处的模板挤偏,导致门窗口出现很大的位移,洞口部位浇筑过程中,其两侧的浇筑高度必须相同。在对平台上存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后应做好模板两侧混凝土清理,特别是角落部位,需要在混凝土凝固以前及时清理,为后续的拆模提供便利。

2.7 现浇板浇筑

对顶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虚铺厚度应达到板厚以上,在完成振捣以后,需要使用木抹子将其抹平,在浇筑过程中,不得使用振捣棒直接进行混凝土的铺摊。在后浇带与施工缝部位应使用钢丝网进行支挡。在进行下一次浇筑以前,需要对松动的石子进行清除,同时进行润湿与冲洗,但要避免积水的现象。先浇筑成分和混凝土完全一致的水泥砂浆,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切实做好振捣,确保新、旧两部分混凝土能够良好结合[3]。

2.8 楼梯浇筑

对于楼梯段的混凝土,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浇筑,先对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并用木抹子进行抹平。一般施工缝的位置为楼梯段上的1/3处。

2.9 后浇带浇筑

对于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应使用高一个等级的不会产生收缩现象的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适量添加膨胀剂,要求在主体施工结束60d以后进行浇筑。对后浇带进行浇筑以前,应认真做好清理与凿毛,尤其是接茬部门,应切实做好振捣。为避免裂缝等问题的产生,需要在终凝以后安排专人进行麻袋的铺设,然后持续至少28d。

3 结束语

截至目前,本工程混凝土浇筑已顺利完成,经检查,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合格,各项技术指标都能达到预期要求,说明以上施工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混凝土成品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招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6):107-108.

[2] 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3] 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09-110.

作者简介

何军强(1977-),男,湖南韶山人;毕业院校: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学历:本科,现就职单位:湘潭华润建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房屋建筑工程。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工程施工方案探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