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故宫日历:来自紫禁城的“红砖头”

2018-10-20 05:36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典藏版故宫文物

金猪贺岁寓意生活富足,《故宫日历》也搞了个大事情。2018年8月,已亥年新款日历正式上线销售,“红砖头”家族迎来不少新的成员,除经典款之外,还加入了《故宫日历》定制版、黄金典藏版、汉英对照版,以及《故宫满汉全席日历》《故宫如意日历》《故宫月历》等成员,形成内容丰富的“日历方阵”。首印70万册,已经超过前一年68万册的全年销售量,不言而喻,一波“故宫红”已熊熊燃烧起来。

故宫日历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33年,彼时故宫博物馆刚刚成立8年,主要的工作集中于对藏品的整理、研究。因为封建王朝时期内府珍藏均为帝王独有,寻常百姓对朱红城墙内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感,据说刚刚开放参观区域的时候,每天游客们被挤掉的鞋能装好几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有馆藏文物科普性质的《故宫日历》应运而生,样式上沿用传统月份牌形式“一天一页一撕”,正面是年份日期,背面则是一幅文物相关的图片。这款日历在民间大受欢迎,堪称是“民国社交头号礼物”,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就曾在日记中记录过友人相赠《故宫日历》的事情。

然而因为战乱,仅仅出版五年的《故宫日历》戛然而止。直到2009年,故宫中民国出版物的发掘研究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仅存的几本《故宫日历》具有重大的再版意义。于是隔过77年时光,《故宫日历》终于得以“复生”。

如今生活需要更多的仪式感,日历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月份牌”,而是走上装帧精美、设计独特的路线,放置在书桌、床头为生活增添情调。现在市面上出售的日历形形色色近二百种,2009年就开始销售的《故宫日历》算得上是其中元老级的“爆款”,因为包裹日历的布面所用颜色,正是象征故宫的红墙色,所以被公众昵称为“红砖头”。

据出版社介绍,2009年《故宫日历》是以1937年版为蓝本复刻,只不过页面排版形式改为西式翻阅,左页为文物藏品页,右页为日历页。那个时候故宫方面还没有开拓网络销售渠道,所有的日历都通过传统的书店进行销售,虽然宣传力度不可与今日相比,但销量一直稳居三联书店畅销榜的前十名,乃至是前三名。

在外观设计方面,《故宫日历》的封面采用精装硬壳包裹以宫墙相似的红布,封面、书脊处“故宫日歷”四个字则是《史晨碑》汉隶集字,这在民国时期曾经风靡一时,1935年和1937年出版的《故宫日历》也是采用相同的款式。内文统一使用简体字,只有每页的日期仍采用1937年版的碑拓集字,并且从2014年开始,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也开始采用碑拓集字,多出自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书迹。曾经有热心网友将《故宫日历》中所用的碑拓集字做了详细统计,并且当作字帖,每天比对着来练习书法。内页排版布局则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日历页原来电报代码的位置改为了节日纪念日,底端留出两行空白以做记事之用。

《故宫日历》的筹备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便是敲定主题、筛选文物。每一年的10月份,新一轮日历筹备制作计划就正式启动了,首先由编委会确定每年的主题,然后以此为标准来进行文物的筛选。刚刚“复生”的《故宫日历》只是在封面上印有当年的生肖形象,到2011年,生肖正式成为了《故宫日历》或隐或显的主题。因为要考虑到图片的尺寸、清晰度等因素,并不是每一件文物都适于刊登,所以往往需要准备两倍数量,也就是700多件文物做备选。目前故宫有相对完备的文物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相应搜索,参与文物筛选的也都是相关方面的专家,他们和故宫文物打了十几年交道,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相较近两年走紅的文艺风、简约风特色日历,《故宫日历》最大的亮点与竞争优势正是文物方面浩如烟海的库存,每一年、每一天,翻开日历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景致,新鲜、有趣再加上传统文化的神秘色彩,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对这一块“红砖头”爱不释手。

通过筛选的雕塑、书画、瓷器等各类文物将会由编辑撰写简介,虽然呈现出来不过三四行文字,但必须要严谨、生动,既体现故宫的原创性,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仍然是一项颇为费力的工作。等到这一部份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差不多也到了来年的春节,主要工作阵地转移到印厂。故宫文物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在色彩上表现出深沉别致的美感,为了无限还原这种带有历史质感的画面,《故宫日历》在用纸方面也是极为讲究的,经过一年年的调整,现在采用的是一种专为《故宫日历》印刷设计的轻薄、不透色的纸张,更重要的是完全能够hold得住四色图文,使得《故宫日历》里面文物图片的色彩和故宫内收藏的原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还原度。等到八月份,来年的日历便可以就绪发行了,整个筹备制作的流程要耗时10个月左右。

除了精巧的设计和丰富的文物图片,《故宫日历》畅销10年的秘诀还在于它充实的社交性。前文曾提到,在民国时代《故宫日历》就堪称“社交头号礼物”,而“复生之后”一批批脑洞大开的文博爱好者也在不断开发出更多新“玩法”。据《故宫日历》责任编辑徐海介绍,有的读者会每天清晨拍一张当天的日历照片,发送在朋友圈充当打卡,增加生活的仪式感;还有读者将《故宫日历》当作亲子读物,睡前给孩子念一段文物简介,配合图片再加入自己的讲解,日积月累让孩子对中国文化有更立体的认识;更有爱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多年来一直支持“日历”,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还特意雕刻了一套主题印章送给出版社。物质生活日益充实的社会,人们会更加注重消费使用体验,日历自然也不例外,《故宫日历》无论是外观装帧、内容编排还是社交互动都充分满足了用户需求,自然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2019年是农历已亥年,也是《故宫日历》发行的第十个年头。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富裕、丰饶的象征,有金猪送福之喻。因此《故宫日历-2019年》以猪为主题,选取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中表现福猪与富足生活的文物,呈现一派金猪喜贺岁、盛宴长相欢的喜乐场面。文物包括猪文物、炊具、食器、食材、攒盒、饮酒器具、宴饮场面等,每个月一个主题,分别为:金猪拱福、蔬鲜丰盈、八珍辐辏、佳器入厨、碗筷交映、杯盘流光、壶觞溢彩、盒合如意、美瓷大雅、万喜祥瑞、福寿安康、盛宴相欢。

朱紅城墙与琉璃瓦更配,于是“红砖头”也有了小伙伴“琉璃瓦”。《故宫日历-限量典藏版》于201 8年首次发售,封面采用明黄色并配以相同色系的烫金函套,被呢称为“琉璃瓦”。这款日历内文方面与经典款是一致的,之所以在装帧、发行上做独特的设计,是因为近年来《故宫日历》经常被用作礼物馈赠,“限量典藏版”的设计尽显雍容、更能撑面儿,每本还附有独一无二的藏书票,非常适于收藏。虽然定价有所上调,但在“典藏”“独一无二”的诱惑下,2017年底首印的“限量典藏版”迅速告罄。2019年金猪贺岁,“限量典藏版”增加了“黄金典藏版”,双开门式的礼盒,底图采用故宫博物院藏明黄色缂丝彩云蝠寿金龙纹男单龙袍局部纹饰,加以重新勾勒而成。再配上海水江崖、蝠、寿桃、团寿字等纹样,寓意福寿安康,随书还附赠文化衍生品——金猪贺岁佩饰一件,黄金0.2克,含金量999%,立体浮雕工艺,精致生动。

在未来,《故宫日历》最值得期待的是AR技术的应用。因为文物细节繁复,要引入AR技术,首先要克服的便是立体建模的高额成本,据估算,一个月做一幅文物图片,费用大概就要在50万左右。出版十年,《故宫日历》不断升级工艺,成本一直在上涨,这样必定要对定价产生影响。但故宫出版社并没有放弃AR的引入,并且已经在同系列月历中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故宫月历》从2017年开始全面采用AR技术,每年设置一个共同的主题,近三年分别是宫廷佳致、天然童趣、如花美眷。读者只需根据说明下载APP,扫描月历中的图像,这些画面便会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手机屏幕上。

TIPS

国内博物馆文刨商品也不错呦:

1)故宫博物馆文创产品分别在天猫“故宫博物馆文创旗舰店”和“故宫淘宝”销售,商品种类主要包括日历、文房雅玩、手帐周边、包袋服饰等,前者较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后者则价格亲民、风格更加活泼。

2)苏州博物馆旗舰店页面清新雅致,商品分为梅景书屋、吴门四家、镇馆之宝、烟云过眼、苏博建筑等主题,呈现水墨江南的苏式意境。

3)陕西历史博物馆旗舰店,商品以丝巾、帆布包、笔记本、书籍为主,主打大唐时期特色的人物和时代风格。

4)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是国内最先上线的博物馆文创店之一,主营文房、邮品、家居、服饰等商品,因为用色大胆、造型夸张而引发讨论。

5)上海博物馆旗舰店,书法、瓷器主题的商品是一大特色,简洁大方。

猜你喜欢
典藏版故宫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路虎揽胜运动版SVR巅峰典藏版
劳斯莱斯幻影“天魄”典藏版
紫禁城建筑之道 典藏版
雪中故宫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物掉包案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