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2018-10-20 08:44万明光
中外医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出血危险因素

万明光

[摘要] 目的 探討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患者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使用情况、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情况、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疾病等危险因素与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关系。结果 胃镜检查发现,溃疡部位中,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但在出血风险上,胃体溃疡38.89%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25.00%和胃窦溃疡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 2、8.588 1,P<0.05)。胃镜检查发现,17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出血3例(17.65%),20例使用过乙酰水杨酸类药物患者出血15例(75.00%),16例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患者出血10例(62.50%)。Logistics分析发现显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出血风险显著提高(P<0.05),其中危险因素为男性、年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的使用。结论 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男性、动脉粥样硬化、高龄均为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危险因素,且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导致血出血风险显著高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另外冠状动脉疾病及年龄>60岁患者若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其出血风险较非冠状动脉疾病及年龄<60岁患者更高。

[关键词]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5(b)-0010-04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ulcer with bleeding.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duodenal and gastric ulcers admitted to the Linyi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use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and nonsteroidal drugs, the use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ge, gende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other risk factors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ulcer associated with bleeding. Results Gastr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duodenal ulcer wa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ulceration, but the risk of bleeding(38.8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astritis ulcers than in 25.00% in duodenal ulcers and 20.00% in antrum ulcer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437 2, 8.588 1,P<0.05). Gastroscopy revealed bleeding in 3 patients (17.65%) in 17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bleeding in 15 patients (75.00%) in 20 patients receiving acetylsalicylic acid, and bleeding in 16 patients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10 cases (62.50%). Logistics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risk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 including risk factors for men, age,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the use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drugs. Conclusion The use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males, atherosclerosis, and advanced age are risk factors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with hemorrhage, and the risk of hemorrhage caused by acetylsalicylic aci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addition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atients older than 60 years of age if using acetylsalicylic acid, bleeding risk than non-coronary disease and patients <60 years old.

[Key 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ulcer; Bleeding; Risk factors

统计显示,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和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加[1],这是因为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肌肉疾病、关节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2]。胃肠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和溃疡,研究显示,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中,有10%~25%的患者会出现溃疡,然后溃疡又会并发其他如幽门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其发病率为1.3%~5.0%[3]。虽然统计发现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常常发生相互不良反应,但不能以此明确说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导致溃疡[4]。因为统计发现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患者常常与高龄、存在心血管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有密切联系[5]。其他危险因素还有心脏衰竭、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使用口服抗凝血剂、使用皮质类固醇等[6]。另外有研究显示,动脉粥样化也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动脉粥样化患者若使用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出血风险会增加[7]。该研究主要探讨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伴出血的危险因素,随机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分析其非甾体类消炎药和乙酰水杨酸使用、性别、年龄、冠状动脉疾病等情况与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预防上消化道溃疡患者并发出血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20~68岁,平均(52.61±5.73)岁;74例(74.00%)不伴有上消化道出血,26例(26.00%)伴有上消化道出血;17例(17.00%)患者诊断存在冠状动脉疾病,20例(20.00%%)患者曾经使用过乙酰水杨酸类药物,16例(16.00%)患者曾经使用过双氯酚酸钠、荼普生钠、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排除标准:①肝硬化患者;②胃癌患者;③心力衰竭者。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调查并分析患者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使用情况、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情况、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疾病等危险因素与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该组患者上消化道溃疡分布情况

胃镜检查发现,溃疡部位中,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但在出血风险上,胃体溃疡38.89%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25.00%和胃窦溃疡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 2、8.588 1,P<0.05)。见表1。

2.2 该组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和乙酰水杨酸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患者出血情况

胃镜检查发现,17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出血3例(17.65%),20例使用过乙酰水杨酸类药物患者出血15例(75.00%),16例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患者出血10例(62.50%)。见表2。

2.3 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Logistics分析发现显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出血风险显著提高(P<0.05),其中危险因素为男性、年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的使用。见表3。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疾病因素较男性、年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导致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出血率更高[8]。分析原因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药物、生活不规律有关,而胃溃疡主要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使用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有害因素之间不平衡,导致引发溃疡[9]。前列腺素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因素,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却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来阻碍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因此若患者服用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就会使其胃黏膜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屏障[10]。高龄也是导致溃疡的一个因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胃部杯状细胞会萎缩,导致粘液分泌降低,而粘液也是胃粘膜的一个保护屏障,它可以帮助胃粘膜抵御酸,所以如果粘液分泌降低,会导致胃黏膜失去对酸的抵御能力,进而使酸破坏胃黏膜[11]。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化往往伴随全身动脉粥样化,所以对于冠状动脉粥样化患者来说,动脉粥样化的严重程度决定了胃黏膜灌注的变化[12]。由于高龄的原因,胃黏膜灌注会降低,所以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胃黏膜损伤[13]。以上几点说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冠状动脉疾病、高龄是通过降低其再生能力和粘液分泌来促进溃疡发展的,所以这些危险因提高了出血风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临床发现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在预防脑血管疾病、粥样化性心脏病的血栓事件中效果很显著,所以临床大量使用[16]。学者马鲜[16]进行了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临床探析,研究显示,乙酰水杨酸类药物是导致上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随着近年来乙酰水杨酸类药物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溃疡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虽然使用小剂量的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血栓性中风,但同时还会损伤胃肠道,导致引发胃肠道并发症。该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的患者出血率为75.00%,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出血率为62.50%,说明乙酰水杨酸类药物的出血风险高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P<0.05)。根据该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增加溃疡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所以乙酰水杨酸类药物联合PG激动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可帮助高龄或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防溃疡并发症。学者马鲜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尽量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在40~59岁范围内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4.00%),有53.00%患者出血方式为黑便,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00%及20.00%,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男性、动脉粥样硬化、高龄均为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危险因素,且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导致血出血风险显著高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另外冠状动脉疾病及年龄>60岁患者若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其出血风险较非冠状动脉疾病及年龄<60岁患者更高。

[参考文献]

[1] 张明清,涂家红,王海英,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9):673-676.

[2] 范琳,刘颖,黄晶,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7):53-56.

[3] 苏畅,何晓凤,沈艳华.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镜诊断及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7,19(4):323-326.

[4] 罗哲,付山峰,闫志辉,等.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5):543-547.

[5] 王浩,徐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2):65-66,72.

[6] 吴庆龙,杨帮坤.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3):99-101.

[7] 刘轶.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

猜你喜欢
出血危险因素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