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

2018-10-20 04:24王威
知识文库 2018年23期
关键词:西方人紫色内涵

王威

1 词汇文化内涵的含义

爱德华·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最多变的要素,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所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

内涵意义是区别于概念意义的另一种意义,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赋予了词汇附加意义。不同词语蕴含的是不同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和传统价值观,所以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词汇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2 中西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

2.1 动物词

龙在中国人心中向来是神圣的存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敬畏的神兽,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与龙有关的成语也大多代表着吉祥,如龙骧麟振、龙翔凤舞等。可是在西方,“dragon”代表着灾难与凶狠。在许多西方小说里,龙是作为邪恶的怪兽出现的,屠龙的人被人们奉为勇士。

虎在中国人眼里一直是百兽之王的形象,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眼里狮子是他们所公认的百兽之王。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有虎字的词语译成英语后由“lion”代替。

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蝙蝠是一种邪恶凶狠的动物,人们经常用蝙蝠形容一些负面的事物,但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反而变成了吉祥福气的代表。

由此可见,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对待同一种动物词语时有很大的区别,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千差万别。

2.2 颜色词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对待白色的态度,在西方人的思维里,白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婚礼的英文为“white wedding”,新人们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多数选用白色的婚纱,宾客出席时也会倾向于選择白色的礼服。但在中国的文化里,白色除了代表清白等寓意,更多的时候,白色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代表着死亡和悲伤。人们把葬礼成为“白事”,在葬礼上要挂白幡,穿白色的孝服。

蓝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提到蓝色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一般是深沉的大海,从而联想到广阔、静谧和沉静。西方人则大多会将蓝色与忧郁、沉默联系在一起,比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落)”。

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代表尊贵、神圣和慈爱,是贵族表达身份的标志,也是宗教的标志性颜色。在基督教中,紫色代表圣灵的力量。在高礼仪教会中,会换上紫色的桌巾和紫色蜡烛。但是在中国,紫色所代表的并不是正统的颜色,人们往往把以下犯上与紫色联系到一起,后人对王莽篡汉等类似事例的评价中反复提到了“以紫夺朱”,便足以表达紫色在中国人眼里代表的意义。

3 中西方词汇内涵差异的文化成因

3.1 地理环境

一个区域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所以地理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文化上的差异。两河流域文化和古代尼罗河流域文化都是起源于某个流域附近,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这两种文化也有许多差别。而语言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导致不同民族对同种事物在语言上的反映差别很大。

西方文化的起源是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来自于爱琴海文化,这是一个在海洋上产生发展的文化,它的经济是依靠海洋来支撑。所以西方文化中对海洋的赞美和歌颂随处可见。西方人对海洋充满着敬畏,这种敬畏经常体现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当中。与西方相反,由于中国处在内陆地区,自古以来支撑着国家的产业是农业,所以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更多一些,对土地的推崇和依赖甚至更甚于西方人对海洋的热爱。古代用“皇天后土”代表神袛,古人敬畏天是因为它的广袤无垠,因为它的各种气候可以让人类以不同的方式去生活。而人们之所以推崇土地,是因为对给予他们食物和生机的土地心存敬畏。这种心态在汉语中也较为突出的体现了出来。

有趣的是,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有的事物在一种语言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对于中国人来说,“东风”可以使人联想到春天吹来的和煦的风,而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中国人尤其喜欢东风,而西风正相反,较之东风它更具有萧瑟凄冷的感觉。“古道西风瘦马”便体现出了中国人对西风的观念。这是因为中国的西部是高山,东部是大海,所以从东面吹来的风自然给人清新凉爽的感觉,而从西面吹来的风则带有刺骨的寒意。在西方国家恰恰相反,以英国为例,东风是从陆地吹来的,所以英国的东风带有寒意,而西风则使人心情舒畅。

3.2 宗教因素

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促进宗教的产生与发展,宗教也逐步的渗透到语言当中,对语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对某个民族的宗教不甚了解,那么可能会无法理解这个民族语言中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词汇。

中国人信仰佛教的居多,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虽几经波折,但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些词语,比如“皆大欢喜”、“醍醐灌顶”等,皆来源于佛教用语。

西方宗教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在这过程中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最深的当属基督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书中的“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被译为掌上明珠,比喻某人所珍视的某样东西。《圣经·旧约·申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The 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

翻译过来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事实证明,宗教对语言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倘若不了解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那么对其语言文化的理解也会有所欠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想要学好语言,那么也要去掌握相对应的宗教文化。

3.3 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也是生成民族文化的助力之一,同一民族的人,在长时间的沟通磨合下会逐渐产生大体相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语言是传递思维的工具,思维通过语言得以表达。所以思维模式所导致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也会体现到语言上。

在思维上,中国人更注重含蓄地表达,即我们所说的意境,这点无论从诗歌、绘画还是建筑中都不难看出。中国的诗歌讲求写意,绘画要突出作者的风格意境,不同的建筑风格也能看出建造者的设计初衷,所以中国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更加委婉的方式。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更喜欢直接的表达方式,更习惯于凡事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进而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比如在写作时,同样对一片美丽的花海进行描绘,西方人会通过直接的描写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这片花海的美丽与芬芳,而中国人则会写出“昨夜月明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这类语句,从侧面入手,突出花朵的芬芳。

4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一些词汇内涵差异,而且基本无规律可循,这种差异是源于漫长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所以我们若想进一步探究语言上的差异,就必须从与语言有关的各个方面入手,将它们与语言的发展历程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掌握更多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本民族语言的了解把握,更加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语言,从而在今后的交流中更加有效率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使双方的文化可以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西方人紫色内涵
紫色风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紫色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