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018-10-20 18:42单纯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儿童

单纯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逐渐改观,心理健康问题慢慢的受到大众的关注,在教育领域当中,我国的大中小学校普遍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也通过各种形式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但对于幼儿园儿童的心理健康,人们的认知普遍存在着偏差,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不如儿童的生理健康问题更能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缺乏重视,很多幼儿园并没有设计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计划和措施,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尽管不乐观,但随着人们的逐渐深入大健康观,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日益充实,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被收纳进入幼儿园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中圖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02 -0011 -01

1.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1 将心理教育融入到游戏中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贯穿了幼儿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不仅游戏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同时也能将心理教育融合到游戏中去,就能发挥发挥增倍的效果。游戏能够培养孩童养成独立、合作互助的性格。在具有主题色彩意义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与同伴的友好相处以及互帮互助,有助于创立良好的自我意识以及合群的情感,除此之外,对于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在多次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可以灵活采用一些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色彩的角色游戏、益智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与朋友玩耍的愉快,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互助的能力。

1.2 课堂基础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说每周几节课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也不是说要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进日常的基础教育中去,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一板一眼式的表面教育;不考虑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一味地灌输大教条。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增加,能够使儿童在幼儿园一天的学习游戏中都能够汲取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养分。

1.3 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人际交往正是他们表现心理健康品德的时候。与他人的接触中需要建立他们良好的集体感。这时,可以开展体育一些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能促进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促使他们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

1.4 针对问题儿童开展心理教育

在我们的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治也成为现下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同一时间段,每一个幼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多种行为异常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针对这部分具有异常心理的幼儿,我们要给予关注和帮助。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治服务,因此要正确认识心理矫治的全体性,推进心理矫正面向全体幼儿,有利于我们提高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3 -6岁,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但在自我调节以及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过于薄弱,极其容易受到周围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学前儿童是否心理健康,将会对他们的认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比如说情感方面、个性或者道德方面,目前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传统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友的意识和能力等。不少儿童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行为偏差,这样势必会影响幼儿的成长。

2.1 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幼师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幼儿园所设置的课程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数的教师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这就导致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没有明确的目标、零散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不能构建心理教育体系。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也不能保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时间上的充裕,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心理健康的定义,幼儿容易出现的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很迷茫,即使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能扎实地实行,当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这样的行为进一步的加剧了儿童的问题心理。

2.2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拥有着普通人的烦恼,来自于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也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及其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己先要确保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想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也要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的层面上。

2.3 家长在不同程度上对儿童具有误导影响

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给孩子们的宠溺,达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也不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不良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不正确的态度教育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不良的行为问题,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这种不良行为是儿童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认知程度不足。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于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也加以阻拦,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3.结语

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各地幼儿园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重视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J].嘹望,1995年第10期.

[2] 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2.(1):29 - 31.

[3] 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20):51 - 5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儿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