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绩效问题探究

2018-10-20 18:42陈敏仪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题及建议流动儿童

陈敏仪

摘要:随着规模持续增长的流动人群大量涌入流入地并定居,流动儿童的人数增长,而流动儿童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教育绩效问题。本文通过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系统性地剖析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绩效;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0014 - 01

随着规模持续增长的流动人群大量涌人流入地,流动家庭化的进程已迈向第三阶段,即子女随迁[1]。在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数量也达到了不容忽视的规模。作为这一“边缘化”的庞大群体,流动儿童既在流动过程中放弃了出生地的教育资源,又因其身份户口受限而无法拥有在流入地的受教育资格,所以造成了该群体特有的教育公平失衡的问题。

1.流动儿童

依据五普资料,我们将流动人口定义为“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者“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同时户口在“本地(市)其他乡镇街道”或“本省其他县(市)市区”或“省外”的人口[2]。相应地,流动儿童定义为流动人口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

2.引起流动儿童教育绩效问题的主要因素

一直以来,各学者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儿童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并探究了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2.1 个体因素

作为学习行为的行动主体,儿童自身的特征自然会对其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流动儿童自己的学习投入量越多,学业表现越好[3];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有促进作用[4]。

2.2 家庭因素

儿童的学习活动与家庭存在息息相关。普遍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在一些相关分析研究中,家长和学生的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学习投入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也会产生影响[5]。

2.3 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儿童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肯定是不容忽视的。流动儿童学校(又称打工子弟学校或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与公立学校相比,存在着地位不合法,师资较差和队伍不稳定,管理混乱[6];生存环境艰难,流动性大;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前景堪忧;存在气氛不好,教学质量较差等诸多问题[7]。

2.4 社会环境因素

冯金兰从社区环境、媒体影响以及“读书无用论”风气的影响三个角度阐述了影响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社会环境原因。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现有的户籍制度、财政制度、教育经费制度和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也影响到流动儿童教育绩效问题[8]。

3.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建议

本文根据上述分析与讨论,从个人及家庭、班级及学校三个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3.1 个人及家庭

(1)家长要多关心孩子,注意流动儿童成长过程的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尚在少年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的转折时期。很多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在少年期频出,若不能解决则对学业产生较大影响。

(2)加强家庭教育,注意家庭和睦,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

学生学业成绩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密切,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母亲的过渡干涉与保护都存在显著性相关[9]。因此,好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情感的温暖理解,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

3.2学校及社会

(1)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学校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危害。

从养成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中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方式,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避免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与学校教师共同形成对子女教育的统一要求,以此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以提高教育效果。

(3)广开教育资源,扩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多渠道解决学校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子女学校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大中城市要设立專项资金,确保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还有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也是扶持流动儿童教育的办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3,(02):17 - 24.

[2] 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01):53 - 59.

[3]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41 -47.

[4] 冯金兰,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 徐焕文,杨立霞.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02):79 - 81.

[6] 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03):94 -103.

[7]朱晓军,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鲁东大学,2012.

[8] 冯金兰,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问题及建议流动儿童
探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油茶大树换优需注意问题及建议
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