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8-10-20 18:42郭建峰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具独立思考书写

郭建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022 -01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从事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也好几年了,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开始接入一个新班时,整节课下来往往使我气急败坏,师生配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也不知所措,尤其是作业的书写格式乱七八糟、不堪入目。很多时候也曾静下心来,对学生不厌其烦地提要求、定规矩,可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听之任之、我行我素,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的学习行为多次重复,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习惯有好有坏,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引起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意志消沉,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学习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所以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他们更好地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近二年来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书写格式要规范的习惯

从小学生入学后上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教师就要着意通过教学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每一步要求,展现数学的美,如指导书写阿拉伯数字时,对如何起笔、运笔、收笔才能把数字写得规范,美观方面,教师不仅要说,还要不断的范写,给学生做出榜样。脱式计算题,除了题目应该正确计算外,在书写格式上也应严格要求:左侧等号对齐,等号的大小统一;竖式计算时,都要用直尺画线;出示简单的几何图形时,从线条、色彩、大小等方面也都要规范协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不管是平时的作业,还是假期作业,课外作业,也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書写认真、工整美观、格式正确。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对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培养审美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2.运用数学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的习惯

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教学语言具有准确、简练、严谨的特点,在培养小学生初步思维的同时,必须注意训练数学语言的表达。对于一些公式、数的读写都要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语言。如在教学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在介绍乘号时,就要始终强调一个字“乘”,坚决杜绝读“乘以”;在认识除法中,由于受到前面学习乘法的影响,也就出现把“除以”读成“除”,一定要通过加重语气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地做到完整地表达思想,;在教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时,如草地上有21只兔子,每7只住一个房间,全部住下,需要几间房子?在理解题意时,就要引导学生明白并说出:就是求把21这个数,每7个为一份,有这样的几份;或者21里面有几个7,都用除法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刚开始可能说得不够到位、不够完整,教师应耐心地指导。

3.独立思考习惯

数学是一门独立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快举手回答,这是为了照顾到中差生,应该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我在课堂上有一个规则,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较为简单的问题把机会留给不爱举手的学生,然后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充当老师,给他们给予评价和讲解,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要让不爱思考的学生进行思考,明确提出:“想比不想好,想错了也没关系”,“只有想了,才有可能想对”。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明确要求“说比不说好,说错了也没关系”,“只有说了,才有可能说对”,重要的是学生独立思考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

4.勤于动手操作学具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学具,人人动手、认真思考,思维随之而展开,容易推动学生的主体地位。①对一些抽象的计算法则,如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利用学具操作,容易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思路;②对于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如果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充分地摆一摆,就容易突破重难点。如比多、比少应用题历来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简单应用题的难点,儿童思维比较狭隘、往往容易出现“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不良定势。面对同类的问题,能摆学具的就尽量摆,直观的呈现,比抽象的讲解更容易理解;③为掌握新知识做一些必要准备时,指导学生有效地摆学具有很好的效果。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前,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分一分,“8可以分成几和几”逐步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在教学中操作学具,不但利于学生手、眼、口、耳等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标的,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它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要有意识有计划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追求,才能完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将会终生受益。

猜你喜欢
学具独立思考书写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书写要点(十)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养成书写好习惯
谈独立思考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