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分析

2018-10-20 21:16叶蒙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应用分析

叶蒙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被赋予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传输与引导者,需要将历史知识与社会教学有机结合。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深化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并能够提出不同的观点。所以,建立并完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育体系,也是当今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184 -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中国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应新课改的相关规定,各校开始不断将历史教材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体验式教育方法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现途径。

1.何为体验式教学

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氛围的渲染,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环境,并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教学模式称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基础建构,而且能保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融入课堂并内化知识。书面化的知识需要学生对记忆进行强化和再复制,但是情感的刺激却能历久弥新,因此,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认同感和自身体会的调动,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化的理解。

2.历史课程和社会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特质

在初中历史课堂和社会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差异性、主观性、开放性、体悟性及实践性。差异性在于学生的性格差异,由于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建设的转折时期,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都有所不同,即使教师给予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内化时也会产生不同的知识建构,这就是运用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的体验,对于知识的视角也不同,再进行交流就会全面地认知知识内容。主观性在于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念进行体会,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进行知识的辅助,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强化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且联系实际促进知识网络的生成。开放性在于体验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散思维,建立合理化的假设,并且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辅助学习的身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體,形成民主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以保证学生真正地得到有效的知识体验。体悟性在于体验式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感悟,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是一种内化的情感,只是促进学生对隐形知识的感受。实践性在于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体验式教学侧重学生对于知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并在体验中确立正确的思想理念。

3.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不足

应教育部门新课改的要求与号召,各初中学校开始逐步将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投入启用中。就目前教育活动进展的情况来看,在教师进行教学引导的方式与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当今各大初中校园内,对于历史教育明显还存在着应试型教育特点,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和意义还很模糊,大多时候依然单纯采用背诵授课笔记的方式,硬性迫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死记硬背,在背诵的过程中,无法灵活的将历史事件进行时间上的排序和对于其意义的归纳。进而导致课堂学习氛围过于沉闷,促使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在平常授课时,受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只讲解历史教材的书面知识点,缺乏延伸历史情结的侧面烘托,无法让学生进行情境带入,也就不能构成自己的个人观点和认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将体验式教学的进步意义进行研究并充分重视,使学生早日摆脱旧教学模式的困境,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深度。

4.实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4.1 教师引导

对于初中学生,受各方面条件影响,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条件到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体验和考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对历史情结的具体分析为基础,尝试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充分想象体验,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相关历史遗迹在不同年代内的变化作为牵引,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自主体验的辅助作用。就拿关于北宋时期经济的发展讲解作为例子,教师可以利用年代作品《清明上河图》为辅助,引导学生将自己设想成为图中一员,亲身游历在这座历史小城内,将自己的见闻以及观点作好记录后,与其他同学与教师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4.2 情景设置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首先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充分准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历史的视频与图片进行展现,确保学生能够对历史的进程和时间的更迭加以体验,从而有效提高体验式教学的实效性。一般而言,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利用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够进入到虚拟的历史教学环境中,并从中获得感悟与思考。就目前而言,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了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由于初中生缺乏一定的价值观以及认知力,这些影视作品往往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营造出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且符合历史背景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力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3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的贯彻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其明白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进行独立思考。在课程讲解中,可以要求学生对事件进行一定的评价,避免书本教材评价的局限性,在历史事件上作出相对自由的评论。学生之间的各抒己见的交流方式能使其充分体验历史的辩证思维,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探索中去。

5.结语

开展初中历史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对当前提高相应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广大教师们要坚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深化对于体验式教学的了解,积极有效的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秀云,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 (6):233 - 233.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应用分析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