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策略

2018-10-20 21:16李杏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音乐舞蹈舞蹈理论

李杏

摘要:从教学领域出发,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音乐舞蹈专业的综合性多学科人才培养方法,该课程由课堂,舞台和社会教学领域构建,从“独语”走向“对话”的综合类大学音乐舞蹈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并解读三种场域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及互相交融所体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舞蹈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237 - 01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培养目标,培训规范和培训方法)之一。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任何专业,在培训目标和培训规范方面,持续改进和有效实施培训方法尤为重要。综合类音乐舞蹈专业旨在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教育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法决定了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教学中,传统的知识传输型模式使教学脱离了需求,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弊端早已有目共睹,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同样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音乐和舞蹈专业教师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特点,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积累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教学模式启动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中,两团人员会除了技能方面外,增强学生对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而通过学生不断的在舞台上实践,积累关于技能方面的经验,熟悉舞台表演的规律。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通过实践进一步发展他们对舞蹈和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增强了自身对于观众的感动能力以及表演过程中各个流程之间的配合,并且在实践中养成不畏艰辛的吃苦耐劳精神,实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这些综合效果是由音乐和舞蹈长时间对于学生的熏陶所产生的,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对于学生起到发展作用,因此我们应将音乐和美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对于学生进行不断的感染。

2.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高校合作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师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促进了教师以及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也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还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教育过程来实现。另一方面,院团结合后,优秀的退役演员可在其中充当教师的角色,从而将自身所一类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并在毕业后聘用优秀学生。做到人才的利用。艺术中专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进人到我学院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并且一些专业的演员也可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看出,这种教育模式无疑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从而对于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并且有利于促进两团一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许多学者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大多数研究结果只关注改革效果的观察和改革数据清单,并没有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验证理论的一种方式。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所以在与学院合作的模式中,经过实践,我们不断找出并解决这一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其中的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提升看待这一教学方法的视角的广泛程度,从而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进行合理的分析。

4.完善舞蹈教学和评估体系

在这个阶段,应用型大学音乐和舞蹈教学的评估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一的量化评估方法。在这方面,笔者認为,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更加注重鼓励评价方法。首先,着重关注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想态度评价。时刻观察学生思想态度上的变化、参与的热度并及时予以评价,并以积极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赞扬个人和团队。对于个人思想不集中,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教师应适当肯定自己的成就,给予适当的关怀,帮助他们从生活,学习和思想的角度去理解。其次,重点关注音乐舞蹈教学和实践过程。对于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应该充分掌握,不能通过主观妄想得分,也不能用有色眼镜看每个学生的差异,阻碍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应针对个体的差异性来建立不同的评价准则,让学生参与评价的监督,接受并认同评价体系。

5.音乐舞蹈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产业不断改革。为了拓宽音乐和舞蹈理论教育的知识面,深化专业知识的精细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设置课程的起点。在学生尊重和自由发展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找到专业知识和爱好的结合点。音乐和舞蹈教育课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思维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可以分为四类:审美类、表现类、编排类、文化类等。在学习音乐和舞蹈的过程中,不断感受音乐及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6.结语

本文探讨的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将各大高校音乐与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广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探索新模型的发展,我们发现了它们的优点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这些机构的构建,并将其经验应用于其他机构的专业。

参考文献:

[1] 马达,董嗥.“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01).

[2]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翩跹舞影迎华诞——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历史与现状[J].黄钟一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 04).

[3] 赵诗乐.“场域一惯习”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66.

[4] 阎国华,邹放鸣,大学与社会的共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适度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15.

[5] 黄文前,试论“视域融合”[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

猜你喜欢
音乐舞蹈舞蹈理论
舞蹈课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民乐改编在音乐舞蹈基训课中的应用
音乐舞蹈即兴教学分析
盛满理论
从艺术欣赏角度初探成都永陵
仪式 音乐 舞蹈
雪地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