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26年日本人“满洲”认识的变化

2018-10-20 00:12孙雪妍方光锐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满洲游记乡愁

孙雪妍 方光锐

【摘要】:日俄战争后,“赤红色夕阳的満州”便做为日军曾“英勇奋战”的代表被大肆宣扬。而后,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为正当化其半殖民地统治,日本兴起了以“战迹巡拜”为目的的旅行热潮,大批文化人涌向“満州”,留下了数目可观的游记。其中不难发现“満州”认识由感伤转变为“乡愁”的轨迹。作家们无视侵略事实,竭力表现日本为取得“満州”而付出的重大代价,这背后所折射出的帝国主义殖民罪恶在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満州” 战迹巡拜 游记 乡愁

日俄战争期间至大正末是日本人形成“満州”(本文中仅是对游记的引用,并不承认其正当性)认识的初期和发展阶段,日本政府借由“満州”的特殊性鼓励以战地巡拜为目的的旅行。其中,日本的文人墨客相继而来,并留下大量游记,成为了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考察这期间文化人对于“満州”印象的变化轨迹以及对“战迹巡拜”的看法对于研究殖民心理具有重大意义。

1 战迹巡拜的背景

1905年9月,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得到了“満州”的部分建设权。日方在进行不正当半殖民地统治的同时,为煽动军国主义,开始奖励人们去旅顺等日俄激战地旅行。同时,在富国强兵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东京朝日新闻率先做出了名为“日清日俄战迹见学团体旅行”的“満州”旅行企划。自此“战迹巡拜”便成为了“満州”旅行的重要一环。

2 战时的感伤

日俄战争中,日本虽不断取得胜利,但损失也极为惨重。前线的战况与战地名称一同被传入日本国内,同时通过《日露战争实记》的宣传,以“十万英灵,二十亿国币”为代价取得的“満州”便伴随着“牺牲”的感伤被植入日本人心中。最能表现这种国民心情的就是战后流行的歌曲《战友》—“这里是离国千里的満州  在红日的映照下  友人被埋于石之下...”

以此歌为源,“赤红色夕阳的満州”被广泛流传,逐渐成为一种心象风景,形成了日本人对于“満州”的印象原型。1919年,松永安左卫门(1875~1971)踏在旅顺的大地上感叹道“旅顺是日俄战争之战地,一草一木皆流淌着我同胞之鲜血”;1920年,大町桂月(1869~1925)亦写道“南满洲之地…是我同胞之鲜血流淌之处”。不难发现,近代日本人对于“満州”的定义是“我同胞鲜血流淌之处”。只要踏上“満州”,随之而来的就是感伤之情。

3 战后的导向

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开始鼓励战地旅行。当时,聚集了诸多人才的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得到文部省和陆军部的支持,将192名人员送至“満州”,使其在一个月内进行大范围学习,详情均被总结于《辽东修学旅行记》中,校长嘉纳治五郎在序文中写道“战争乃恶事。国家为此牺牲诸多勇士,国库也因此挥霍无数…教育者应当亲临战场,有所感,之后方可启发国民。”

值得注意的是,嘉纳所述的“战争乃恶事”,这绝不是对战争的全面否定。在这段话中,他无视“満州”的领土归属,强调了日本为了战争在人力和财力上的巨大损失。而东京高等师范大学是培养教育者的高级学府,可想而知他们通过教育对下一代所造成的影响。而这只是众多修学旅行团的代表之一。日本政府通过鼓励高校開展修学旅行,偷换“満州”作为中国领土的性质,转而强调其为日本“战场”的意义,被“赤红色夕阳”映照的感伤情怀被无限放大,影响着后续的旅行者。

4.“乡愁”情怀的引导者

1920年,伊藤真五郎(不详)在游记中提到其作为记者随行神户市视察团到达“満州”后,与旅顺市副市长宫崎庄太郎等人商量观光与战迹访问的先后顺序时,站长久保田金平氏当即便极其不满地批评道“到达旅顺后最先去祭拜英灵是国民的义务”。

文中,金平氏将参拜战迹定义为国民的“义务”,把“旅顺”看做是“我家”,是自己的“理想故乡”,是“死后想要埋葬之地”。而拜访战迹的人,不论身份高低,都由他进行引导说明,金平氏俨然成为了战迹讲解的“专家”,成为“乡愁”情绪的引导者。在日军“勇战”的大地上,呼吁人们的忠君爱国之心,鼓吹军国主义的结晶。这时他已经不局限于宣扬“満州”的战地定义了,而是转向渲染“満州”已然成为“家乡”的情怀。文中也提到“17年来,数十万人被金平氏的热诚感染,被他的讲解所感动”,相信在热诚的引导者面前,来“满”旅行的人们必将深有所感并大肆推崇吧。

5.结论

如上所述,通过这一时期的战迹巡拜,将“満州”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由感伤逐步转变为战死者的“故乡”,使来“满”旅行的文化人作为战死者的同胞,感受到与这片土地的一体感。也为之后预谋的“満州事变”埋下了“合理化”的伏笔。日本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手段,以各种方式掩盖其侵略的罪行,并将这些罪行进行包装,愚昧大众。然而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这些游记就是历史的证明。借由对游记的分析整理,可以一窥当时日本对于战争的整体国民态度,并以此警示后人,和平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1】东京高等师范大学.遼東修学旅行記[M].東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修学旅行团.1907.

【2】大町桂月.満鮮遊記[M].東京:大阪屋号书店.1919.

【3】松永安左卫门.支那我観[M].東京:改造研究会.1920.

【4】伊藤真五郎.最近の朝鮮及支那[M].神戸市会支那視察団.1921.

【5】刘建辉.「満州」幻想―「楽土」はかくして生成される[J].Ideal Places in History:East and West,1997(10):189-203.

【6】小岛英俊.文豪たちの大陸横断鉄道[M].新潮社.2008.

【7】小林英夫.「満州」の歴史[M].讲谈社现代新书.2008.

【8】高媛.戦地から観光地へ―日露戦争前後の「満洲」旅行[J].中国21,2008(29):203-218

【9】张展.日本文艺形式中的侵华战争—围绕日本军歌的考察[J].抗战史料研究,2014(1):75-83.

猜你喜欢
满洲游记乡愁
乡愁
乡愁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浅谈在满朝鲜作家玄卿俊作品的主题意识的变化
《竹叶亭杂记》中的满洲萨满遗风
超市游记
回头一望是乡愁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