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魅力教学,促进高效课堂

2018-10-20 07:09钱静
知识文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条形统计图信息技术

钱静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数学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条形统计图时,首先给孩子们放了一分钟的录像:一座高速公路桥的车流下,一个人拿着笔记本在认真记录着什么。(旁白:通过银行贷款,一条雄伟壮观的高速公路大桥竣工试行通车了。政府为了科学而有计划地还贷,调研员带着他的两名助手考察该桥的车流情况,以此制定一份车辆收费标准和年限的报告。)

师:这位叔叔怎样才能制定出一份科学的收费标准和年限报告呢?

生:刚才我看见桥上有小车、客车和货车三种车通过,叔叔需要统计出三种车的数量。

“统计的必要性”在一分钟的录像里让孩子们深刻体会,这既是给学生减负也是给教师自己减负。

师:由于车辆太多,速度又快,叔叔没有数清楚,你能帮帮他吗?

再播放一遍录像。孩子们认真数。数不过来,不停地叫老师放慢一点放慢一点。

生:叔叔不是带了两个助手吗?叔叔数一种车,两个助手分别数另外两种车。

再播放一遍录像,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数一种车,从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亲临问题情景,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体验成功乐趣,从而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生动画面,让教师来描述场景,我想对于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语言再生动详细也费时费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们深刻体会了统计的必要性,这样带着问题,带着对知识的渴求、热情进入新课探究,定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在练习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高效练习

由于小学生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在40分钟的课堂上前20分钟较为集中。因此,新知识的学习要“抢”在前20分钟内完成,后20分钟为练习巩固。传统机械的练习呈现方式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孩子懒于思考,达不到很好的巩固新知的效果。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引发他们的思考呢? 一位教师教学二年级上册“2、3、4的口诀”时就将新课的巩固练习放在小孩子特别感兴趣的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战斗情景中。由灰太狼出题,孩子们激情高昂地把自己扮成聪明伶俐、会动脑筋会想办法的喜羊羊,一次又一次“击败”灰太狼……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各层次的练习。这样教学效果好,新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与建构。

2.1 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扩大课堂容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丰富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还是以教學“条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由统计表得到条形统计图,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后,怎样让学生自主发现条形统计图“形象、直观”的特征呢?如果就刚才得出的一个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引导得出其特征,难免有些迁强。于是教师用了5张幻灯片呈现了5个条形统计图,学生读图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随着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渐渐熟悉,教师播放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们也能快速解答。

师:你怎么回答这么快啊?条形统计图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形象、直观。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胜过教师讲解强调。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魅力,给师生

带来的轻松、愉快、高效的教与学。

2.2 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系统构建知识结构。三角形接角分类的教学重点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意义和角的特征。难点是:理解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我共花了12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归纳一步一步地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科学有序、整齐美观地完善在一张幻灯片上。板书是费时的,且远达不到这样好的效果。听课的教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水到渠成,系统建构。

3.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作业反馈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能即时肯定表扬或即时纠错,这样就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学校很多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里面装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老师讲到了哪里他都不知道。这时我们调用电子板里的教材,把需要的部分凸显出来,孩子很快就明白要干什么,不会迷茫,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 展示知识形成过程,认识事物本质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开发并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就会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实践、敢于创新。在小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刚接触立体图形,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对有些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它直观性强、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思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电脑投影屏幕,出现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拖动一个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往框架里摆放,通过操作,并计算小正方体个数,就得到其体积。再思考其体积与长、宽、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这一规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小结

教育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课本知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延伸了课堂。但并非所有的课都非得用教育信息技术,比如有些计算课、测量的综合实践课等就没多少必要。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条形统计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不同杀青处理对条形“宜宾早茶”品质的影响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小花园
“条形”统计图速成变身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