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车组维修体制现状分析及展望

2018-10-21 00:51张皓
科技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动车组问题策略

张皓

摘 要:随着轨道交通装备的不断更新,其维修理论也在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维修体制的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我国动车组维修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动车组;维修体制;问题;策略

近些年来,轨道交通装备维修理论一直在不断更新发展,这也促进了其维修体制的完善,这使得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运维管理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轨道交通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变得更多,为动车组修程修制的规划和完善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因此探究动车组维修体制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维修体制的发挥历程分析

长期以来,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维修体制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分别经历了事后维修、计划预防维修以及视情况维修等多个阶段,下文将对不同阶段的维修体制进行详细介绍。

1.1 事后维修体制

事后维修即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后进行检修,这种维修模式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若是一些大型设备或是关键性设备出现故障,采用这种方法不仅繁琐,还要承受较大的损失,因此只适用于结构简单以及故障后果轻微的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的精密性加强,且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轨道交通体系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事后维修体制在当前阶段已经无法适用。

1.2 预防性维修体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预防性维修体制应运而生,指的是通过事前的检查、测试或是更换消除隐患,避免故障的发生。同时还能够结合不同故障模式有针对性的采取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主要涉及到了两种维修方式,分别是计划预防维修以及视情况维修。

计划预防维修即是指遵循固定的周期对轨道交通装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装备的特点制作状态退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对装备的寿命分布情况进行计算,之后结合失效风险概率科学制定维修周期。

视情况维修即是指没有固定周期的维修方式,通常是根据部件的运行状态演变趋势决定是否进行维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的种类以及结果都趋向于多样化,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对部件的状态退化趋势进行预测,若仍旧遵循固定的周期进行检修,则不免会出现过度维修的情况,同时还无法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啊,就需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轨道交通装备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维修。

2 当前阶段我国动车组维修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

2.1 问题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动车组施行的维修体制虽然大体上可以保障动车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维修不足。动车组具有集成化、复杂化的特征,单纯依靠机械磨损理论根本无法对其故障规律进行全面精确的反映,而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计划预防维修体制,很难做到对动车组故障的有效防止。另一方面,不同装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维修周期制定过程中考虑的风险失效概率无法实现对所有个体的全面覆盖,这就导致一部分装备有可能出现维修不足的情况,这会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埋下较大的隐患。

其二,过度维修。出现过度维修的根本因素同样动车组各部件或是装备之间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在制定维修周期时针对性不强,无法对所有部件进行独立考虑,这就导致一些风险失效概率较低的装备存在过度维修的风险。

其三,次生灾害风险较高。由于存在过度维修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对各装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造成破坏,反而会造成故障发生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动车组维修工作的主导者是广大工作和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误,加之维修作业频繁,因此造成的故障也不在少数。

其四,运用效率较低。由于过度维修和维修不足两种情况的存在,在动车组维修的过程中,维修修时被占用或是临时增加维修修时的情况十分普遍,这就可能导致诊断监测装置設备出现不足的情况,从而对动车组的运用效率造成巨大的影响。换而言之,大量的动车组会因为检修无法正常运营。

2.2 我国动车组维修体制的优化策略研究

目前,我国动车组维修采用的是计划预防维修体制,这种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动车组高度集成化、复杂化以及一体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轨道交通装备维修体制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可知,未来一段时间,视情况维修和计划预防维修的融合将是我国动车组维修体制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动车组新型维修大纲的编制以及现有检修规程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引入逻辑就断方法。逻辑分析决断法可以用于维修体制、维修修程、维修方式等关键要素的选择和确定中,为新型动车维修大纲的编制提供巨大的便利,提高效率。

其次,加强对视情况维修方法的应用。相较于事后维修方法和计划预防维修方法,视情况维修不仅可以实现对动车组故障隐患的有效识别,提供还能够提高维修工作的针对性,更好的满足不同装备部件的维修需求,避免出现过度维修或是维修不足的情况,大幅度的提升动车组维修的成效。

其三,深入分析故障模式。动车组的不同部件和装备因性能和结构存在差别,因此其故障模式也不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亦不同,这就需要维修人员结合不同部件的特点科学制定维修测策略,突出主次,如此才能在达成维修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四,对设计源头类问题进行有效辨识。动车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是无法通过维修消除的,因此为了避免设计类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对大量维修数据的分析总结,用于动车组设计的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我国动车组维修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维修工作的实际需求,我国必须在计划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引入视情况维修体制,同时以事后维修作为辅助,构建三者结合的维修体制,为我国动车组的高效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鹏.动车组维修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

[2]王彩霞.高速动车组主要零部件损伤规律及维修周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动车组问题策略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综合控制柜热分析计算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熊猫动车组”获量产资格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