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现代学徒制陶瓷雕塑专业教学中促进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

2018-10-21 15:12郑进结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化雕塑美育

郑进结

摘 要:当前的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着德育目标虚化、德育资源弱化、德育地位边缘化的现象,以雕塑专业为代表工艺美术专业在利用自身的学科特点促进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职德育 陶瓷雕塑

2015年,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同年九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亦发意见提出“美育与德育相融合”,“探索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一、事实上,当前的中职教育对于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德育因素,渗透德育内容拥有着诸多的可行性,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德育目标走向虚化

中国的德育体系属于“大德育理念”,其所指向的德育目标内容丰富、层次深刻、整全性明显。中职德育教育既要求有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也包含法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然而当前的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着两个典型的弊病,一是对于中职学生的品德教育特点缺少足够的认知,对于德育的整体性与长远性认识不足,从而在德育目标的追求中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趋向;二是对于中职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存在狭隘理解,过度地将德育目标的实现绑定在职业生活实践中,从而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功利性指向明显。

(二)德育资源走向弱化

中职德育教育往往仅仅依托于德育课程与一般性学校活动、实习活动中展开实践,缺少对于自身专业课程挖掘德育资源的自觉。这使得德育教育容易走向或者纯粹得理论说教,或者依赖于一般性活动的阶段性熏陶,在德育的日常性、长效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同时,在具体的活动性德育教化中,或者教化意味过于板讷,或者教化方式过于呆滞,从而德育活动的渗透功能成效不彰。

(三)德育地位走向边缘化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逐渐构建起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然而在实践中却常常将“能力”予以狭隘化理解,注重的不是对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其基本价值取向依然是徘徊于“以技能为本位”的理念中。德育地位只存在于学校管理层的理念中,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则有被放逐趋势。

二、陶瓷雕塑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一个核心课程,其本身的实践特色、美育资源、教學特性等,使得雕塑专业在中职学生的德育熏陶中具备充分的可行性。

(一)雕塑学习的内隐性质使得学生能够敏感于道德的朴质

雕塑是一门与泥土等质朴的材料打交道的行当,中国传统的雕塑行业相较书画等艺术行业,其从业人员往往是底层社会工匠,在其中挥洒的是类如老农、老兵的血汗。学生在与土石的交互中,往往更容易将自身的身份体认建构于基于体力劳动而展开的质讷事业中,在劳心中郑重于劳力。同时,雕塑作为一门高度依赖于潜隐认知的学科,师长的口传手授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技艺的习得,最终依然是依赖于学生自我的心智感知。这种感知机制与德育内化机制有着明显的共同性,如若加以引导,便能促使学生在心智的潜在流转中实现德与艺的共进。

(二)雕塑资源的美育特性使得学生能够愉悦于道德的教化

黑格尔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虽然对于人类崇高的道德情怀的生发机制带有某种认识上的偏颇,但是对于中职学生的审美认知规律而言,却具有某种真理性。中职学生往往不能敏感于抽象事物所散发的道德气质,却对于具象事物所呈现出的道德性有一种别致的体悟与认知。雕塑经典作品,类如《拉奥孔》、云冈佛像等,它们或因狰狞而令人感受到死的肃穆,或因安详而使人领受生的慈悲。学生长期浸润于此中,往往能于个体的德性中产生愉悦感,从而使得学问走入生命。

基于上述的以雕塑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专业所特有的教化特性,在陶瓷雕塑教育教学中促进中职德育教育,有如下几个策略。

三、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科的人文性质

(一)首先是赋予学生历史视角,在雕塑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所学专业所特有的文化意涵向学生予以表述,让学生脱略局限性的技能性学习观念,有意识地从更为广远的历史唯物角度、人民角度理解工匠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的意义,让学生因技艺而自信、因传承而自豪、因工匠精神而谦卑。其次是赋予学生社会视角,教师在雕塑教育中,应当将所学专业之于区域产业转型意义讲述清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家园责任感,从而从一己的生活诉求中超拔出来,以更为坚韧高卓的责任感对待所学专业。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资源的美育熏陶。教师应当善于选择教学资源,积极从传统文化资源、经典文化资源中选取教学材料。类如日常素描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选取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取向的作品让学生予以评鉴、模仿,不仅能让学生逐步摆脱雕塑过度指向具象化教学的弊病,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技能学习中感受美的华育,进而生成道德的情感。

(三)在合作过程中注重师范的润物无声。雕塑教师因为学科教学特性,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往往有着类似于传统学徒之间的伦理关系。教师本身的品德操守、性情气质,对于普遍情感敏锐、自我的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技能性教学中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同时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性情特点、能力与志向,为处于人生迷茫阶段的孩子予以合适和煦和融地指导,为学生小小年纪走入社会前留下伟岸的背影,为他们的心灵铸造一座坚实的丰碑。

猜你喜欢
教化雕塑美育
巨型雕塑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我的破烂雕塑
秋夜
写实雕塑
美育教师
不走绝路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