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8-10-21 10:46翟相华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防范对策国际贸易

摘 要: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民俗习惯、经济环境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无疑使得外贸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合作的过程中将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风险,如果企业无法进行精确有效的识别和控制,将会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明显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对企业各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鉴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国际贸易风險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分析;防范对策

1 国际贸易风险的基本内涵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为拓展经营规模、获得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彼此之间的贸易互通、贸易合作,以及商品、服务和劳动力资源的互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在社会再分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与其他贸易行为相比,国际贸易由于涉及的主体、区域、环境均不同,因此呈现出更复杂、多变的特点,容易受到不同国家或区域发展的影响。另外,国际贸易多属于大型交易行为,涉及金额大、交易时间长,贸易过程中的风险性更强。国际贸易风险,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发展的风险,如政策风险、操作风险等。由于国际贸易风险并非主观存在,因此在防范风险的时候,必须细致考察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的漏洞,分析国际贸易风险的内涵与特征,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风险。

2 国际贸易风险分析

2.1政策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的政局变动,导致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交易所在国的政治局势发生突然变化,执政党和有关政策发生突变,甚至爆发叛乱、战争和恐怖活动等各种风险既无法预见,不可抗拒,短期内也无法解决,给国际贸易带来极高的风险,产生巨大的影响。

2.2 国际外汇风险

国际贸易间的融资过程,还要与国际外汇变化直接有关,如融资构成中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将给本币、外汇的升值贬值带来直接影响。汇率是外汇变化的重要标准,汇率的高低也会对国际市场的成本、价格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到融资企业的收益问题。如融资某一方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将危及外汇汇率的变化,给融资双方的成本、收益带来实质性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国际贸易融资活动,外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货币能否自由兑换,所贷款项能否以美元还贷等等,都将给融资双方带来风险。

2.3 合同欺诈风险

国际贸易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还会面临合同欺诈。合同欺诈主要指对方利用合同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欺诈而给国际贸易企业带来损失和风险的现象。合同欺诈主要包括利用合同条款欺诈、利用索赔条款欺诈、利用违约金条款欺诈、利用担保条款欺诈等。因此,国际贸易企业应加强对合同欺诈风险的防范,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仔细检查合同条款规定。

3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对策

3.1 做好资信调查的相关工作

首先,查看交易对方的营业执照是否真实可靠,准确掌握企业的注册资本情况,保证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址与目前经营地址的一致性;其次,要对交易企业是否能够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审查,并且对于其生产能力等进行摸底;再次,对于企业交易主体的资质要准确了解,判断是法人还是委托代理人,若是委托代理人,要了解其是否具有法人的授权;最后,对于企业的信誉度要深入调查,调查企业是否曾经有过违约的情况发生。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与交易企业的资质和信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合作达成之前,企业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3.2 进行转移风险

第一,购买运输保险。国际贸易活动所进行的运输距离远,时间长,运输当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在货物发出前应该购买相应的货物运输保险,有保险公司的担保,即使有损失也可以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第二,购买出口信用保险。这是由国家提供基金的保险,由国家规定相应的保险机构承担的出口商品享有的政策性、非盈利性的保险。这个保险可以保证企业的商品运输到目的地,并按时收回货款。第三,国际保理业务的办理。利用保理业务可以吸引买方客户,获得国外订单,增加产品的出口概率。并且,因保理机构需要信誉额度做担保,因此企业可以放心客户能够及时付款。第四,银行保函。国际贸易活动进行时,企业可以向进口方的银行申请保函,如果进口方没有及时付款,银行可以进行代付款,保证最大程度维护自己利益。

3.3 具体风险问题的防范

3.3.1 关注贸易政策,降低政策风险

国外政策方面,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将对国际贸易业务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风险就需要企业采购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政治策略。比如,要理解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保护其市场时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那么,中国的出口企业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赢得订单,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优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自有品牌的高质量产品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在开展国际贸易业务伊始,国内企业就要密切关注贸易国的经济政策和形势动态,仔细审视贸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间的交流与合作中,争取掌握话语权,减少潜在的贸易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多尝试参与不受国家政策影响的小容器,小设备的投标工作,通过项目招标前的前期介入,共同研发等措施,扩大国内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增强用户对国内企业的信任,争取更多的合同,作为主设备订货的补充。此外,要随时掌握国家相关部委、商务部、能源局网站发布的进口政策文件,收集相关信息,积极研究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变化。

3.3.2 加强外汇汇率检测,完善外汇风险防范机制

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外汇风险,往往与企业融资结构有关。不同融资项目投资人,要对企业经营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优化多元化投资结构,来降低各项投资业务对外汇风险的敏感度。当然,在进行融资项目管理中,对于本国汇率的浮动空间可以适度扩大,并从合同上对某一时段的汇率变化进行调控,设置融资过程中汇率浮动预警空间,促进汇率均衡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国内汇率波动的分析,特别是做好汇率相关检测工作,制定汇率变化预警机制,定期发布汇率信息,引导企业通过调整自身的融资决策,来化解外汇风险。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从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上、加强企业信息化投入,科学、准确的识别、判断汇率浮动风险,并通过风险管控工具来积极规避可能存在的汇率风险。

3.3.3 加强合同管理

国际贸易企业为避免合同风险应积极加强合同管理,具体来讲,国际贸易企业应积极做好合同执行监督工作,对合同状况进行监督,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合同条款。并且,国际贸易企业应积极完善合同登记管理,对国际贸易合同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归档国际贸易合同,防止国际贸易事后经济纠纷。并且,国际贸易企业应积极掌握客户的贸易合同信息和客户基本资料,及时更新客户定位,根据客户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国际贸易合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际贸易往来逐渐频繁,跨境的贸易往来增多,各国依靠进出口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同时也给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但与此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商业风险。因此,充分了解国际贸易的内涵和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做出防范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楠,王燕.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措施分析[J].中国商论,2016,(03):112-114.

[2]李俊.上海XD进出口公司国际贸易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张莹.对国际贸易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5(01):137.

[4]李欣雨.社会转型期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具体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128.

作者简介:

翟相华(1978.6- ),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学位:大学本科,职位:区域经理,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防范对策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