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10kV配电线路故障雷击原因分析防范及改进

2018-10-21 06:12张心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避雷器导线绝缘

张心

摘 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建设,其供配电线路也随之扩大化、复杂化。在配电线路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的同时,配电线路出现的故障情况也逐渐增多,尤其以雷击故障居多,这都不断威胁着油田的正常生产发展以及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结合公司10kV配电线路故障情况统计,对公司近一年内由于雷击引起的异常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雷击改进防范措施。以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质量。

关键词:10kV配电网;雷击故障;改进防范措施;预防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83-02

1 绪 论

随着油田开发建设的深入,10kV配电网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供电地区地形气候的复杂多变致使10kV配电网的故障次数也随之增多,不断影响供电可靠性。因此寻找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改进防范措施,才能进一步保证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2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原因分析

我公司10kV配电线路共134条,总长度为2437.69km,且多处偏远地区,地形变化较大,气候复杂多变。这是造成10kV配电线路故障多发的根本原因。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这两年期间10kV配电线路跳闸353次,其中自然灾害142次;设备原因引起故障62次;人為外力破坏40次;鸟害及小动物破坏55次;树木搭接36次;其他原因18次。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自然灾害引起设备故障跳闸的比例占总设备跳闸的40.23%,而自然灾害中又以雷击故障居多。

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后,得出对于雷击事故的两大要因为技术装备落后和管理缺位。技术装备落后主要是架空绝缘线路、电缆线路、智能分界开关、分段开关、避雷设施等使用较少,同时接地不良、绝缘降低、设备老化等也是造成10kV配电线路故障主要原因,使得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故障后不能迅速切除事故段,反而扩大了停电范围。管理缺位主要表现为线路管理专责人不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不能及时掌握关键区域、重点区域的生产情况,事故发生过后,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另外,相关的管理办法落实不到位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奖罚不分明,不能够及时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也是造成管理缺位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分析,公司采取了以下几种预防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预防改进措施

3.1 雷击事故设备防范措施

(1)提高线路绝缘水平。①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主要取决于绝缘子,因此,为了防雷考虑,可有选择性更换耐压高一等级的新型绝缘子,为了减少由感应雷电过电压引起的线路闪络的概率,增加了配电线路的雷电保护水平。②在雷击严重的区域内更换裸线作为绝缘导线,或增加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绝缘,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脉冲放电电压。

(2)避雷器的试验与绝缘子零值测试。在检修方案中编排好避雷器的试验与绝缘子零值测试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发现零值或低值绝缘子及时进行更换;对落雷频繁区域线路的避雷器及损坏、失效的避雷器进行更换,并做好避雷器的绝缘电阻试验和工频放电试验工作,编制避雷器试验计划,进行有效落实。

(3)降低接地电阻。①在雷雨季节之前,将避雷器导通引下线损坏、锈蚀、断裂部分及时修补、更换并与接地极有效连接,保证通路。②在电阻率高的地区如新疆、海拉尔、塔木察格可施加降阻剂进行降阻,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加水后,膨胀比增大,增加了接地体周围有效横截面,消除了土体与周围土体的接触阻力,降低了接地体周围土体的电阻率,具有较好的接地性能和降低电阻的性能。③每年定期开展架空地线与接地装置的导通状况测试及接地电阻测试,对接地通道不畅通的及时进行处理;在巡视和测试接地电阻过程中,发现杆塔接地极丢失、引线断开和阻值超标等不良状况及时进行更换及消除。

(4)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低压避雷器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与高压侧避雷器、变压器外壳和低压侧的中性点相连接。它被称为“四点共同点”。接地电阻满足架空配电线路和设备运行规程第五章的要求。低压侧安装有两种主要类型的避雷器:①类型安装在低压总熔断器的前部或低压总断路器的前部。主要用于保护变压器;②安装在线路出线的前端,主要用于保护电能表和电力设备。

(5)通过在配电线路中安装分界及分段开关,一旦发生雷击故障时可以及时切除故障段线路,保证非故障段线路的可靠供电。通过与地方气象部门的合作,能够更及时的预知雷雨天气及其影响范围,更早的进行雷雨的预防。并且至少每十基杆塔加装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根据季节变换每年定期测试两次,并填写好相关测试记录,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4?赘。工程验收时加强对电力设备孔洞封堵检查,配电室内鼠药定期检查更换,严防小动物造成的破坏。

3.2 加强配电线路的日常管理

日常巡视管理是加强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的关键,一些电力设备因长时间使用造成的老化、脏污等都将会成为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搞好配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因此,巡检人员应加强线路的日常巡检,及时发现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应做好相应的隐患记录和存档,对重点雷区的输配电线路应加强巡视管理,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和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鸟害因素的预防措施

因为鸟类粪便会在避雷器表面造成脏污,使避雷器绝缘水平降低,降低避雷器的保护特性。又或者鸟类喜欢在横担上用树枝等构筑巢穴,这就减少了横担的安全距离,在雷雨天气中,雷电更容易形成回路,造成雷击故障。因此也应对鸟害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

(1)对近年线路鸟巢拆除部位进行统计建档,掌握分布情况,集中力量组织线路巡视,特别是在春季鸟类繁殖期以及拆除鸟巢部位进行仔细检查,查看有无过长铁丝悬挂在导线上或悬在鸟巢附近,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对暂时无重大威胁的鸟巢做好缺陷记录,待检修时一并消除。

(2)在鸟类经常出没地方的杆塔上安装一些防鸟刺,10kV线路在刀闸杆和变台杆上:①刀闸杆的避雷器引线和变台杆的引下线应全部更换为绝缘线。②中相刀闸两端设备线夹应更换为新型的闪光焊铜铝设备线夹。③在中相刀闸上加装绝缘护套,引线加装绝缘套管,这样使中相绝缘,两边相距离较大,鸟类在导线上活动时就不会造成线路接地故障或相间短路故障,并在梯阶杆适当位置再加装一只驱鸟器,这两种方法并用效果更佳。

(3)对杆塔上导线间的相间距离近不符合规定的调整加大其距离。在梯阶杆上中相导线和及过引线上加装绝缘套管,视情况可再增加一相导线及过引线加装绝缘套管,提高绝缘水平,这样两边相导线距离相对较大,鸟类在导线上活动时就不会造成线路接地故障或相间短路故障,并在梯阶杆适当位置再加装一只驱鸟器,这两种方法并用效果更为科学、合理。

(4)在10kV线路变压器高、低压绝缘套管两边相铜铝设备线夹更换新型的闪光焊铜铝设备线夹,因为相间距离较近,所以采用两边相加装绝缘护套起到了绝缘作用,这样鸟类在变压器上活动时就不会造成故障。

(5)积极与用户沟通说明鸟害的严重性,并向用户提出对线路防鸟害的改造项目的申请。

4 改进结果及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雷击故障的原因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各分公司将近一年的改进及修整后。统计数据如表2、图2所示。

截止2018年7月,10kV线路设备10kV配电线路跳闸132次,其中自然灾害57次;设备原因引起故障19次;人為外力破坏21次;鸟害及小动物破坏17次。雷击灾害由以前的57次降低到20次,同比降低了65%。

这说明对雷击事故的分析及改进是有成效的。通过降低雷电灾害的次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证了供电质量,保障了油田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刍议农网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原因与预防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2]李颂华,麦炯斌.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8).

[3]王 亮.农网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预防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

[4]曾庆涛.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J].科技风,2016(10).

收稿日期:2018-9-12

作者简介:张 心(1993-),男,黑龙江大庆人,本科。

猜你喜欢
避雷器导线绝缘
浅析110kV到500kV架空输电线路中新型导线的应用
带扣易拔电源插头
10kV配网避雷器的运行状态与实践探究
全球首条大截面超高压碳纤维导线试验成功
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介电响应测量方法
110kV线路避雷器缺陷的检测与分析
10kV架空配电线路带脱离装置的跌落式避雷器应用探讨
线路型避雷器在35kV线路上的推广应用
2009年高考物理专项训练题八 稳恒电流
物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