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进站”助推医院创新发展

2018-10-22 10:45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进站工作站院士

邓 艳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科教科,江苏 无锡 214007)

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效形式和促进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利于克服医疗机构在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现象。通过院士“进站”,有效整合资源,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全面助推医院创新发展。

1 院士“进站”,医院发展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院士走进医院,建立院士工作站已经超过上千家,院士与医院合作对推动医院医疗与科技发展作用凸显,带动了医院科研项目实施、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了科技合作的组织化、制度化、长效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是无锡市唯一一所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肩负着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救治处理和疫情的控制任务,并承担着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病的医教研工作。此类传染性疾病的治疗、转归仍是当今医学界探讨的难点和热点,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中将肝炎、结核病作为重点扶持项目。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将充分发挥和依托院士团队的综合学术优势,从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协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凸显我院在省内外的特色优势,提升专科建设水平,促成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有效对接。借助院士团队的智慧和技术、高校或重点实验室的设备,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诊疗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使临床研究更深入,成果转化更快捷,医院发展更持久。

2 院士“进站”,推动医院创新

医院要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1]。然而创新需要平台、需要技术、需要人才。借助院士工作站的高端平台,院士专家智囊团的优势,实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达到科学研究专业化、综合化的双向发展,依靠科技资源的共享,通过科技协作的形式,推动医院科技创新。

2.1 院士“进站”,营造创新氛围

2011年,经无锡市科技局批准并挂牌,我院闻玉梅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的建立为医院与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一方面院士专家团队常驻医院,在解决实际医疗和科研的难题过程中为医院培养技术骨干;另一方面以工作站为载体,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医院培养、引进、聚集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医院现实情况,主要采取培养模式为:(1)安排本单位业务骨干做院士助手、举办院士讲座、开展院士咨询等,学习先进理念、拓展合作成果,带动本医院医务人员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院士的影响力,将专家、教授汇集在一起,共同从事与医院有关项目的研究;(3)采用轮岗、配备副手等传帮带的方式加速医院技术创新队伍的培养。

2.2 院士“进站”,创新人才培养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坚持以实用为目标,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识别人才、凝聚人才,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机会和舞台[2]。首先,根据院士工作站的工作重点,培养医院“复合型”人才,确立“结对子”培养模式。制定《院士工作站导师结对子遴选方案》,以“结对子”的形式,采用配备学科带头人、梯队人员的形式,分层次培养。通过个人与导师之间双向选择,确定师徒关系,共同组成课题组,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目前已有22名医务人员与导师分别组成五个工作小组,并陆续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其次,为加快实施“出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战略,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发展强劲的人才梯队,启动“人才塔”工程,通过推荐、考核、选拔出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作为“人才塔”培养工程对象,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发展强劲的宝塔型人才梯队,采取滚动式管理方式,让多位中青年骨干在自由竞争中“比才能、亮功夫”,呈现出强劲的活力。

2.3 院士“进站”,创新学科建设

学科作为医院的二级单元,支撑医院的运行和发展。学科建设水平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聚集优秀人才的有效载体。因此,必须突破传统建设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借力发展,真正做到把内核做强,把依托做实[3]。借助院士工作站的优势,医院选择了重点学科与华山医院感染科结对,重点人才与瑞金医院结对的发展策略。优化学科布局,充实学科内涵,形成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学科群。通过与一流专家的结对,增加学科建设的原动力,发挥重点学科和专业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参与专家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学术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全面提升我院省级重点专科的承载力和竞争力,使医院学科建设力量更集中,方向更明确。上海瑞金医院病毒研究所张欣欣教授与我院陆忠华副主任医师采取“一对一”的带教培养,被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确定为重点人才“导师制”培养对象,深入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呈现学科有专长,专人有专攻的发展势头。

2.4 院士“进站”,创新检测服务平台

借助院士工作站专家的高实验水准,结合我院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地位,创新标准化检测服务平台。工作站依托原卫生部和教育部批准的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以新发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耐药病毒株)、结核病(包括耐多药结核)的基础与临床为研究方向,开展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在院士专家的指导下积极筹建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实验检测平台,力争成为无锡市传染病病原检测中心。积极发挥医院免疫检测优势,对无锡各家医院乃至市科技园区下驻企业和研究所开放与传染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诊断实验室。目前我院正在筹建市科技局传染性疾病高科技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德重点实验室。

3 院士“进站”,促进医院发展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之际,医院面对的挑战日益严峻,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医院发展方向,搭建科研技术平台,创新科技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统领作用,依托项目,制定规划,重点攻关,实现技术突破,服务大众,引领医院创新发展。

3.1 构建平台,着力医院发展

本着“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方针,沿着“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方向。借助院士专家的技术支持,构建科研学术平台,优化科学研究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学创新思维。近年来,我院筹建肝病研究所,搭建研究所的五个中心,即临床科研中心、基础科研中心、转化医学中心、科研合作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中心,成为集肝病研究、诊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新型机构,不仅造福于广大肝病患者,而且为肝病研究者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院士“进站”,成立面向全院科研开放的中心实验室、动物实验室,配置了齐全的实验仪器设备和技术操作平台。并选派技术骨干前往德国埃森大学医学病毒实验室进修学习,拓展与国外医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条件。在院士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组建高标准的样本库,院士专家多次作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结合医院实际,修订样本库管理制度,设计制作样本库登记表,规范样本收集流程,进行肝病、结核病及艾滋病病人血液标本的收集,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搭建院士智力创新服务平台,使院士专家高端智力能够发挥知识溢出、创新互动、引领发展的集成效应[4]。院士工作站专家不定期来院授课、学术交流和课题指导,抓基础看前沿,将本领域规范的诊治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做系统的讲解,将最新的诊疗技术及检测项目做详实的介绍。在陆蒙吉教授指引下,德国Essen大学中德交流中心的主任、病毒研究所所长Roggendorf夫妇来我院,就传染病的预防,乙肝、丙肝的治疗进行了相互交流,计划与我院合作进行多中心研究。

重辅导出项目,通过与院士专家面对面辅导,邮件函授,电话沟通等方式,帮助科研人员明确方向,修正不足,确立研究课题。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是卫生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免疫检测达到国内高精尖水平,可靠性强、信任度高,闻院士主动接纳我院技术骨干学习细胞免疫学诊断技术,内容涉及临床实验免疫学病毒分型检测、肿瘤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的检测技术规范,基因克隆技术等。同时,经常参加闻院士实验小组的课题进展汇报会,从中领悟到高端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3.2 发挥院士示范引领作用,医院发展充满活力

院士“进站”,提升医院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通过科研项目的对接合作,发挥显著带动作用,促使医院发展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在院士的引领下,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实现了零突破,入围几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项目及多项市厅级项目,参与院士专家的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病毒耐药的相关工作及国家艾滋病的“十二五”专项研究。其中一位与专家结对的科主任荣获江苏省第八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并成功与法国梅里埃公司开展科研合作。

院士“进站”,推进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我院传染和结核两个专业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资格认定证书,具备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启动闻院士牵头的《临床研究评价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Ⅲb期临床药物试验,我院作为多中心参与试验,进展顺利。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和鞭策作用,提升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水平,进而推进医院科技进步,医疗质量提高,对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院士“进站”,促进学科发展。近年来医院通过深入开展学科建设,加强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的发展战略,将学科做大做强。我院传染病学科被确认为无锡市第二轮公共卫生“三名战略”重点学科,开展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新发及突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等研究领域,力争将传染性学科建设成为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省内领先学科,构建以传染性疾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诊断产品研发为主体的研究与产业化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服务、医学生物转化更好地提升我市传染病诊疗技术的水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防治能力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猜你喜欢
进站工作站院士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进站警示功能接口电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