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干预临床研究进展

2018-10-22 11:30刘重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研究进展

刘重阳

【摘 要】针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由于其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些年针灸治疗LIDH的文献报道,针灸方法多样,如温针炙、电针、常规针刺及艾炙等等。针灸可有效缓解水肿、改善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受到的刺激与压迫,因此对于存在疼痛或麻木等症状的疾病有着显著效果。但由于其未有统一疗效评估标准与远期疗效评价,因此还需要在今后科研设计中增加样本,以便于针灸对患者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LIDH是一种以腰腿痛为症状的常见疾病,多是因异常应力或是增龄等相关因素诱发的腰椎盘突出,进一步可对神经根产生刺激,在中医学中纳入到了“痹症”的范畴。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被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约有25%的患者是因为腰部疼痛而就诊的。通过针灸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补虚祛邪及阴阳调和,因此对于治疗LIDH有着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结合近几年来采取针灸治疗的LIDH的文献治疗,旨在对其临床应用进展做出概述。

1 治疗方法

1.1 单纯针刺 传统针刺治疗LIDH一般是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穴、阿是穴及督脉穴等,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相关文献中[1],通过选取82例LIDH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取41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针刺治疗。经对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92.70%明显高于对照组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另一文献中[2],采取针刺疗法的LIDH患者治疗时间为(12.20±1.80)远低于牵引法治疗的(20.60±2.10),充分的表明了通过针刺疗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够缩短治疗所需时间。张利芳等人采用平衡针炙对LIDH所致的腰椎痛患者进行治疗,取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及踝痛穴等,经统计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30%,在针刺既时的3秒内,显效率更达到了100%。

1.2 艾炙 LIDH患者的病机多数是寒凝血瘀,因此采取炙法可温经散寒,因此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在陶琪杉等人的研究中[3],采取化淤对50例LIDH患者进行治疗,取其双侧肾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及气海俞穴,若是患者感觉疼痛则换环跳穴、合阳穴、轶边穴、承山穴及阿是穴。每日行炙2-4个穴位,间隔1日在行炙1次,通常只需要炙2次,其结果显示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刘强等人采取辩证治疗寒湿型患者,使用适量姜汁在其腰部与夹脊穴位置进行涂抹后,撒約1mm厚度的中药粉实施隔姜炙5状。间隔1日行炙1次,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针刺联合TDP治疗,通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采取药物铺炙法的观察组明显优于针刺联合TDP治疗的对照组。

1.3 温针炙 温针炙是通过将炙法和针刺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起到疏通静脉、标本兼顾的作用,对于患者疼痛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4]。在尹品等人研究中运用温针炙治疗30例LIDH患者,和常规针刺治疗的3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前者综合疗效指数与疼痛指数均显著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李勇富通过对159例LIDH患者予以温针炙腰夹脊穴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患者VAS评分及血浆P物质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了应用温针炙能够减少外周血P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炎症反应,达到镇痛效果。

1.4 电针 电针是在针刺的基础上,在针柄处将电针仪的电极相链接,使针刺效果和电刺激叠加,从而提升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电针对夹脊穴进行刺激,具有改善局部血循环与消除神经根炎症的效果。而刺激环跳、委中及轶边等患肢穴位,可促使神经根水肿的改善,预防肌肉萎缩。在王升旭等人研究中,通过电针夹脊穴治疗31例LIDH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00%,显著高于采取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而穆敬平等人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得出结论,电针疗效可将突出的髓核还纳并促使炎症的吸收,使硬膜囊与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得到解除,达到疼痛缓解效果。

1.5 综合疗法 除上述较常被应用到的针炙方法外,临床对于LIDH的治疗多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卢意梅等人对血瘀型LIDH患者是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取其大肠俞、腰阳关及膈俞等穴位,然后进行艾炙,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2.50%。而谢松林等人以“温通”着手治其根本,采取针灸联合拔罐的方式,其愈显率显著高于未进行艾炙的患者。熊正根等人取和病变腰椎较为靠近的夹脊穴,将上下两个穴位进接通电针在配合口服自拟的中药汤剂,而对照组患者仅予以电针夹脊穴,经4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总结

通过综述可得知,针炙是治疗LIDH患者的重要手段,属于非手术疗法。将其应用于到本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及副作用小等显著优点。随着近些年来对LIDH病因病机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综合疗法被应用到临床,如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局部理疗、拔管以及卧床休息等,其临床疗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于急性LIDH患者不能立即进行针刺,应予以卧床休息,究其原因,是由于通过平卧位的方式能够避免因体重对腰椎盘形成的压迫。在患者恢复期需要注重腰背肌的断离,能有利于脊柱力学的稳定性提高。虽然在临床上针炙疗法得到普遍的应用与肯定,但是其仍然存在着缺点,大部分的关于针炙治疗LIDH的临床研究未能按照随机分配原则,缺少科学性与说服力,且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并未统一。同时对针炙的实验及其治疗机理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王富明,孙华,张亚敏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干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3):68-70.

郑世维,李黔春,蔡万翔等.针灸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2):53-55.

杨海龙,张永臣,贾红玲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5,(9):86-90.

蒋松鹤,楼新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54-5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针灸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