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 临床效果分析

2018-10-22 11:30李祖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李祖明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治疗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手术、住院、骨折愈合等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时AOFAS评分。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后骨折均有效愈合,其平均手术时间(2.3±0.8)h;住院时间(4.2±1.1)w;骨折愈合时间(12.5±2.5)w。术后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且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时患者AOFAS评分为(85.7±6.3)分。结论:针对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即可加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第一跖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2

在临床足部关节内损伤中,跖骨骨折较为严重,由于第一、二跖骨基底部仅在覆盖韧带和关节囊的背侧,此处横向韧带缺乏,结构较薄弱,一旦发生骨折,则易伴发趾跗关节内侧或者背侧脱位[1]。若患者诊断治疗不合理或不准确,则极易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行走疼痛等。再加上患者术中易出现固定不可靠、复位不充分、断端压缩等问题,因而其预后会受到严重影响[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創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患者50例,即对手术治疗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做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7.52±4.12)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5例、压砸伤17例、车祸38例。骨折部位:左侧37例、右侧1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气压止血后行手术。术中纵切口作于关节背侧第一、二跖骨序列间,逐层分离,锐性分离趾长伸肌腱内侧,牵拉至腓侧,将第一跗跖关节和骨折端显露。分离时注意对腓深神经、腓浅神经、第一趾间分支、足背动脉加以保护。明确骨折端后进行复位,对较大骨折块采用3mm直径的空心螺钉导针暂时固定,之后对骨折以及关节脱位采用T型微型接骨板固定,之后对较大骨折块采用3mm直径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并对较小骨折块采用克氏针行辅助固定。术中经C型臂X线机透视获得满意复位效果后,关闭伤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手术、住院、骨折愈合等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时AOFAS评分(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制定的功能评分表[3]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有效愈合,其平均手术时间(2.3±0.8)h;住院时间(4.2±1.1)w;骨折愈合时间(12.5±2.5)w。术后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且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时患者AOFAS评分为(85.7±6.3)分(见图1)。

3 讨论

临床在检查诊断第一跖骨基底部骨折伴脱位患者时,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病史等进行,第一跖骨骨折以活动受限、足内侧淤青、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该病确诊的另一关键依据即为影像学检查。而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促使第一关节脱位与跖骨的解剖复位恢复,从促使患者足部功能有效恢复。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外支架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螺钉固定等。通常单纯使用螺钉固定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旦置入位置或者螺钉长度不当,则极易损伤患者的关节面[4]。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方式,微型钢板在治疗精细部位骨折方面疗效显著,其与螺钉同样具有防止移位、复位骨折的效果,而其固定强度明显更高[5]。本文的研究中,本组50例患者术后骨折均有效愈合,术后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且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时患者AOFAS评分为(85.7±6.3)分。因此可以看出,针对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即可加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邓海棠,黄绍贤,成本强,冯文杰,苏晓恩.手术治疗创伤性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7,17(04):458-460.

曾林如,汤样华,岳振双,徐灿达,辛大伟.个体化内固定治疗第一跖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01):60-61.

余霄. 第一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三种内固定对骨面应力传导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A]. 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基础与骨病学组专题[C].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5:2.

杜晓健,吴俊,马海东,曲家富,曹立海,赵国志.单纯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08):1049-1050.

余霄. 第一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三种内固定对骨面应力传导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A]. 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4:2.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