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2018-10-22 11:30王莉王香麟任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王莉 王香麟 任华

【摘 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病人由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价值。方法:接收于我院124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分为2组(每组62例,依据住院顺序),将常规护理措施用于对照组的管理,而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被用来管理观察组,对比其护理效果(住院时间、满意度,和治疗费用)。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6.77%)明显比对照组高(85.48%);而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另外,在Barthel评分方面,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均较明显(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将其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其住院费用也可被显著降低,促进病人的康复,患者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2

作为神经内科中比较多见的一类疾病,急性脑梗死的诱因是患者局部脑部组织供血不足进而使脑部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的现象,该病的致残和致死率相当高,其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还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2]。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且取得了卓越成效,其具体结果被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接收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患者被分为2组(每组62例,依据住院顺序),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MRI、CT等)被确诊;(2)患者精神正常且无心,肝,肾疾病;(3)患者对本研究均享有知情权且自愿参加。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28:34。年龄最小40岁,最大78岁(平均(59.3±6.2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6:36。年龄最小42岁,最大79岁(平均(58.6±5.83)岁)。2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措施被用来管理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被用来管理观察组:(1)入院第一天:首先由1名护士长及4名专业护士组建临床护理小组,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各项身体指标(血压、心率等)监测和评估,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的同时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加强护理,详细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医院环境介绍给患者;(2)第二天: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并让其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练习,同时为将患者的焦虑心情打消,应及时将其疾病治疗情况告知给患者,让其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同时在其患肢处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进行静脉输注治療,依据患者个人情况指导其进行合适的康复训练;(3)第三天:耐心与患者交流来了解其心理诉求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评估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对于失语及言语表述障碍者可以以肢体语言指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4)一周以后可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告知其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的重要性,护理小组安排人员定期查房,确保制定的各项护理措施得以落实,对护理效果及时记录,对于存在的问题可适当做出调整。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评估其住院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本院自制);同时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修订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数据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其中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和计量资料(t值检验)分别以[n(%)]和()对其进行描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检验水准α被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77%,其显著高于对照组(85.48%),经过比较其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诱因,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常于患者夜间休息时发生,临床表现多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临床护理路径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在临床医学所被广泛应用,其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该护理措施可有针对性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通过患者住院时间进行阶段性的护理,让患者可对护理及治疗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护理能将其心理诉求尽可能满足,使其增加对疾病战胜的信心进而更好的配合治疗[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6.77%)明显比对照组高(85.48%);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另外,在Barthel评分方面,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均较明显(P<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病人由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进而使住院费用的开销也得到减少,加速其康复进程,患者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刘海燕.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 2017, 30(9):163-164.

刘蓉.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J].检验医学, 2016(b11):170-171.

朱丹丹.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 2015(9):1901-1902.

刘银波, 周静.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4).

袁治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4):177-178.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