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脑心通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8-10-22 11:30魏淑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魏淑芳

【摘 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纳洛酮,观察组为纳洛酮联合脑心通,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100蛋白水平、血浆溶血磷脂酸、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脑梗死;脑心通;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急性病症,也为典型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引发因素非常复杂,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这些因素导致患者的动脉血管产生病变,在动脉血管壁上产生血小板聚集,进而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狭窄、堵塞等,使得动脉血管供血不足,使得脑部组织细胞坏死,形成各类功能性障碍,应及时为患者选用药物对症治疗,纳洛酮联合脑心通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纳洛酮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45-85岁,平均年龄为(60.21±1.2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44-84岁,平均年龄为(60.26±1.2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为纳洛酮,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379),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每次剂量控制为2-4mg,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的剂量,连续用药两个星期。观察组为纳洛酮联合脑心通,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脑心通(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口服,每天用药三次,每次剂量控制为1.6g,连续用药两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100蛋白水平、血浆溶血磷脂酸、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NIHSS评分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实施评估,0-42分,0分时,表示神经功能无缺损,42分時,表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反之,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轻[3]。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100蛋白水平、血浆溶血磷脂酸、NIHSS评分情况

治疗后,两组的S100蛋白水平、血浆溶血磷脂酸、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也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学上称之为中风或卒中,该疾病的产生非常复杂,主要表现在脑部动脉血管供血不足,造成脑部组织细胞坏死,危害性极大,稍微处理不善,就会导致脑部组织大面积死亡,应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发现,当脑部组织损伤后,患者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被激活,神经递质被释放,极易产生脑水肿这种危害性极大的并发症,应给予重视[4]。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本文选用的西药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该药物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进入患者体内后,脂溶性高,能够快速遍布全身,存在脑组织内的浓度较高,能够快速穿透患者血脑屏障,改善微循环和脑部血流量,对细胞膜进行保护,降低颅内压力和脑水肿症状,还能改善呼吸功能,解除中枢神经受到的抑制,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应用效果显著;随着我国中医学领域的发展,该疾病产生原因为气虚血瘀、筋脉失养、脉络瘀阻所致,治疗方向为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本文选用的脑心通胶囊,主要药物为黄芪、丹参、全蝎、川芎、当归、没药、乳香、红花、桂枝、地龙、赤芍、鸡血藤等,这些药物一起应用,具有良好的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用,纳洛酮联合脑心通有着良好互补作用,应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5]。

综上所述,纳洛酮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神经缺损程度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纳洛酮联合脑心通值得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姬莉,沙瑞娟,刘夕珍,等.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77-379.

胡锦全,李贞艳,刘永丽,等.急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与梗死类型和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2):1713-1715.

王素艳,李艳琴,李伟,等.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IL-17、hs-CRP及MMP-3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499-1501.

涂雪松,胡利霞,余芾成,等.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117-118.

林敏,王伟,洪文跃.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9):112-115.

猜你喜欢
纳洛酮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研究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