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应用于骨创伤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10-22 11:30雷明芬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关节功能功能锻炼

雷明芬

【摘 要】目的:分析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应用于骨创伤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接诊的67例骨创伤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的术后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研究组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分析比较两组术后0.5年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活动度等情况。结果:术后0.5年,研究组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骨创伤手术患者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理想。

【关键词】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骨创伤;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骨创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可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影响肢体功能恢复,甚至生活质量[1]。因此,加强患者术后护理对其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当前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可以充分改善术后肢体功能。为此,本文以我院骨創伤手术患者为例,对其提供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67例骨创伤手术患者,选自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根据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即对照组33例,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18-68岁,骨创伤类型:2例膝部骨折、9例锁骨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6例肱骨髁上骨折、2例腰椎骨折、14例前臂骨折。研究组34例,20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0-65岁,创伤类型:3例膝部骨折、11例锁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8例肱骨髁上骨折、6例腰椎骨折、13例前臂骨折。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即取去枕平卧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观察患肢的颜色、问题等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重视其主诉,适当调整石膏、绷带、支具的松紧度,以其到舒适为宜;合理安排膳食,满足机体需要量,增强抗病能力;按照医嘱提供抗生素治疗,避免术后感染。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如下:①康复护理,如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向其讲述疼痛发生原因,稳定其情绪,并采取音乐疗法、TDP红外线照射等方式来减轻疼痛程度,必要时肌注镇痛药,给予镇痛药前说明药物有关信息,如成瘾性现象少、不良反应少等,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功能护理,向患者介绍肌肉力量锻炼的重要性、正确方法、强度、时间、次数、频率等,增强患者对肌肉锻炼的认识,使其采取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②功能锻炼,如锁骨骨折,以局部固定方式为主,缓解皮肤受压程度,配以肩关节与肘关节的挺胸、后伸、外展等锻炼,待夹板拆除,适当增强患者运动强度;股骨颈骨折,卧床期间,主要进行静力性肌肉收缩运动、踝泵运动;术后1-2周进行下床行走,健侧肢体负重,逐渐增强各个关节的活动量;前臂骨折,以手指关节、肩关节、前臂肌肉静力性锻炼为早期活动、以肘关节的伸直、旋后等锻炼为后期锻炼;腰椎骨折,初期锻炼主要进行腰背部肌肉活动;中期主要进行抬腿运动、多点支撑锻炼。叮嘱患者术后随访0.5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0.5年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情况(以Harris关节疗效评分标准为依据,即疼痛评分为44分、护关节活动评分为9分、功能评分为47分,分值越高,术后恢复程度越理想)[2]。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0.5年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情况:随访0.5年,研究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骨创伤的发生,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对其畸形愈合发生风险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术后患者往往伴有关节变性、骨质疏松等情况。因此,对术后护理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缺陷,如随意性、被动性等,并且护理人员通常是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护理工作任务向患者提供护理,往往忽视了患者病情变化,难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为此,本文对我院骨创伤手术患者提供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结果得出,研究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和文献[3]结果相符,说明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是由于术后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有效结合,可有效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增强肌力力量,加速肢体康复进展,逐渐改善其生活质量;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有效结合可以通过根据患者骨创伤的不同部位,分别在不同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锁骨骨折、股骨颈骨折、前臂骨折、腰椎骨折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程度,而中期功能锻炼则可以增强关节功能、活动度,加上晚期进行适量负重锻炼,有助于大幅度增强关节功能,从而防治病情加重,提升器机体恢复水平。

综上,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患肢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傅云仙,朱亚玲,王飞,等.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1803-1806.

王玲华,张艳,郑玉华.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及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6):124-125.

陈锦花.骨创伤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547-2548.

猜你喜欢
关节功能功能锻炼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述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踝关节
中医疗法治疗三踝骨折126例临床观察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