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8-10-22 11:30石鸿丹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评分人性化服务老年病

石鸿丹

【摘 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5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护理满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于老年病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保证患者心理,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老年病;护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2

随着医疗水平及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在目前医疗体系中,老年病患者占据大多数,由于其自身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能及抵抗力减弱,极易受内外在因素影响而患病,使其生活质量降低。因此,临床有必要给予其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其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11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5例采用个性化服务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老年病患者,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55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无神经系统经,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5±1.2)岁;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4±1.3)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谨遵医嘱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面对疾病极易出现焦躁、不安等负性心理,故护理人员有必要结合患者信息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将疾病形成及治疗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使其有一定了解,达到缓解负性心理的目的;(2)个性化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饮食干预计划,日常饮食以富含营养、微量元素等食物为主,同时可适当食用瓜果食材以补充维生素;(3)个性化生活护理。遵照老年患者偏好合理布置病房设施及生活用品,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1.3 研究指标

对比护理满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住院环境、沟通状况、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参照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状态越严重,反之则越轻[2]。

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总分40分,分值越高则证明生活质量越好[3]。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检验,当样本容量n>40, 理论频数T>5 时,用检验;当n>40,但1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2.44±1.21)分高于对照组(74.14±1.20)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39,P=0.000)。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2%(1/55),其中护患纠纷0例、过敏1例,对照组18.18%(10/55),其中护患纠纷5例、过敏5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65,P=0.011)。

2.3 干预前后2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不断加重,老年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的弱势群体,极易受内外在因素影响患病。患病后,其身心健康极易受到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并无法准确满足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效果的需求。个性化服务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全面、细致的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护理内容,应用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以满足患者对护理效果的需求[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干预后,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有效缓解,并在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其他学者对其开展研究[5],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老年病护理中介入人性化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开展,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董迎雪. 大数据技术在心血管医療领域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25):247-248.

王祖麟, 刘化侠, 许文丽,等. 住院老年慢性病病人死亡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研究, 2017, 31(26):3340-3343.

李红美, 李雪兵. 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7, 31(15):1897-1899.

马亚玲, 梁爱萍. 个性化服务在90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1):151-152.

史文红. 人性化服务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24):3846-3847.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评分人性化服务老年病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老年病人麻醉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孵化器品牌
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法的普通高校图书馆服务视障师生研究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