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2018-10-23 05:27陈凌华张素珍张沥文
西部中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条目弹性个体

陈凌华,赵 慧,雷 玲,张素珍,林 洁,张沥文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基本病理特征包括胰腺实质慢性炎症损害和间质纤维化、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等改变[1]。CP的并发症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源性糖尿病、门静脉高压等。其整体治疗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胰腺脂肪泻及营养不良,治疗并发症,早期发现胰腺癌,改善生活质量等[2]。患者因反复腹痛、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丧失等,生存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逆境、创伤或不同形式压力时有效应对、积极适应的能力,是个体自身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2]。国内外研究认为:心理弹性是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培养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干预危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保护性因素[3-6]。应对方式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反映了特定个体对现实环境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属于应激反应的过程变量。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7-8]。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慢性胰腺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保持、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治疗、护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例CP患者,其中门诊52例,住院68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31~78岁,平均(46.3±13.7)岁;婚姻状况:未婚 7 例,已婚101例,离婚6例,丧偶6例;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26例,高中(中专)30例,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30例;职业:居民21例,农民32例,工人28例,干部39例;病程2~36年,平均(12.6±8.2)年;居住状况:与家人居住65例,与配偶居住36例,独居19例;医疗费用:医疗保险98例,自费22例。

1.2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1]者;2)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者;3)符合知情同意原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病程≥2年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1)有心、脑、肾等重大疾病者;2)有躯体障碍者;3)有精神病史或严重认知障碍者;4)无读写能力者。

1.4 方法

1.4.1 测量工具 1)慢性胰腺炎患者一般资料。2)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CD-RISC由美国心理学家Connor和Davidson于2003年编制而成[8]。本研究使用的是由Yu等[9]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CD-RISC心理弹性量表,仍包含原量表25个条目,由坚韧(13个条目)、自强(8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3个维度构成,采用Likert5级评分,每个条目0~4分,量表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好。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且适合用于监测临床患者的心理弹性。3)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由 Herman Feifel 编制,国内姜乾金等译成中文版,共20个条目,每项目的评分为1~4分:1分为极少,4分为很多。分为面对(8条)、回避(7条)、屈服(5条)3种应对策略评分,其中有8个条目需反向计分。按各分量表的总分计分,各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该问卷的信度、效度已在国内得到验证,并已用于多种疾病临床患者。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由国内肖水源编制[10-11],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条)3个维度,10个条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5)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而成[12],主要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其中包括对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活力(V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和总体健康(GH)8个维度进行评分,问卷中各维度得分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经专业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由调查对象独立逐项如实填写,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有效率95.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P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CP患者生活质量和中国常模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而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尤为显著。见表1。

2.2 CP患者心理弹性情况 CP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低于国内常模[(65.4±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强、坚韧、乐观。见表2。

表1 CP患者生活质量 SF-36测评分值与中国常模比较(±s)分

表1 CP患者生活质量 SF-36测评分值与中国常模比较(±s)分

注:▲表示与中国常模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活力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 精神健康中国常模 2249 90.8±15.1 79.5±34.7 82.4±21.2 71.4±15.8 76.5±38.5 85.3±18.1 67.3±21.9 73.5±15.7慢性胰腺炎组 115 86.2±14.7 64.3±38.9▲ 67.9±11.5▲ 64.8±20.2 58.6±34.7▲ 76.3±22.9 52.8±21.4▲ 57.3±17.6▲

表2 CP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情况(±s) 分

表2 CP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情况(±s) 分

项目 条目数 得分 条目均分坚韧 13 31.15±6.12 2.38±0.46自强 8 20.83±4.19 2.60±0.42乐观 4 8.74±1.76 2.18±0.44心理弹性总分 25 60.63±11.27 2.43±2.45

2.3 CP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情况 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分低于全国常模(19.48±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国内常模(40.46±6.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CP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得分(±s)分

表3 CP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得分(±s)分

项目 得分面对应对 17.16±4.28回避应对 13.98±2.54屈服应对 9.32±3.75客观支持 29.67±8.09主观支持 28.56±7.14社会支持利用度 11.53±3.58社会支持总分 36.73±8.49

2.4 CP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对患者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活质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CP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的各个维度呈正相关,与面对应对、回避应对方面呈正相关,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呈正相关。见表4。

表4 CP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2.5 CP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C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生活质量得分为因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自强、坚韧、面对应对、屈服应对方式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CP患者生活质量的65.7%,回归系数R为0.863,调整R2=0.657。回归方程H(X)=45.372+0.569 X1+0.452X2+0.632X3-0.329X4+0.593 X5+0.458 X6,回归方程有效(F=37.386,P=0.000)。见表5。

表5 CP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CP患者生活质量较低 CP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笔者调查患者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明显低于中国常模。CP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患者因并发慢性腹痛、消化不良和糖尿病等,反复就诊,即使在疾病缓解期,大部分患者仍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如胰酶)控制症状,身心健康受到明显影响。研究报道85%~90%的 CP 患者有明显的腹痛[13-14];持续的疼痛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CP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治疗目标往往围绕缓解疼痛来进行。随着躯体疼痛的加重,患者生理功能下降,负面情绪加重,精神健康受损,总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3.2 CP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较低 CP会对患者产生一种恶性的心理刺激,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应急反应。研究显示心理弹性是对个体应激以及健康适应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和保护性资源之一,心理弹性能够调节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15],但生活压力、创伤应激事件、个体自身或环境的压力累积等都对心理弹性有消极作用[16]。本组CP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低于常模,说明CP这种创伤应激事件对患者产生了负性情绪,而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都是影响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水平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会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CP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度低于常模,也从侧面反映了CP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压力,培养积极的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加强对家属的医学支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提高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还发现CP患者心理弹性得分自强维度高于坚韧、乐观维度。说明患者对CP这一疾病事实能够较快接受,很快自我调整。说明心理弹性对应急刺激的保护性作用,能够较快适应疾病带来的工作、生活上的改变,但疾病反反复复,加上各种并发症的折磨,让患者对疾病远期疗效的看法不甚乐观,乐观维度得分较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3.3 CP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CP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除屈服应对维度)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呈高度正相关,说明心理弹性好,应对方式积极,社会支持高的患者生活质量也高[17-19]。因此,克服或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如屈服应对、焦虑、紧张、恐惧等,加强心理干预,进行心理医学疏导,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协同诊治,提高CP患者生活质量[20-22]。

3.4 CP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强、坚韧、面对应对、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CP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屈服应对方式与CP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具有预测CP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解释率65.7%。心理弹性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特征,可反映个体在不利环境中的适应程度和应对能力,良好的心理弹性能减少应激和压力对个体的不良影响,可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应对是个体为缓冲应激事件的影响、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摆脱心理冲突所致自身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认知性适应行为过程[23-26]。个体的应对方式可影响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个体应对应激事件的结果[27-30]。社会支持是患者可利用的外部资源,能促进患者积极适应和有效应对各种应激和压力[21],能帮助患者正确评价应激和压力及提供给患者相关应对建议和方法[22],使患者能积极适应和有效应对应激和压力而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31-32]。因此,三者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能够预测CP患者生活质量。也可能为自强、坚韧、面对应对、屈服应对方式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有必要提高CP患者的心理弹性,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培养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人是复杂的社会生物体,就健康而言,生活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CP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提高CP患者心理弹性,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条目弹性个体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