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

2018-10-23 05:23石瑞芳王想福陈伟国朱生虎
西部中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组组孔镜椎间

石瑞芳,王想福,陈伟国,朱生虎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而且近年来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花费高,术中对脊柱周围组织及稳定性破坏较大,目前在精准医疗服务理念发展的趋势下,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临床疗效肯定、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2]。但椎间孔镜技术在解决患者病痛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对手术疗效产生质疑等。因此,如何在行椎间孔镜术后的患者中,进行术后护理、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也成为护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3-4]。中医护理因其具有辨证施护、因地因人制宜的特点,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灵活的护理方案,成为护理的一种基本手段。近年来,笔者将延续性中医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0~83岁,平均(48.6±15.9)岁;L2~3突出 2 例,L3~4突出 2 例,L4~5突出28例,L5~S1突出8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 18 例;年龄 20~84 岁,平均(48.7±15.2)岁;L2~3突出 1 例,L3~4突出 2 例,L4~5突出 29 例,L5~S1突出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突出椎间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后者;2)符合知情同意原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影像学上表现为中央椎管狭窄、腰椎节段性不稳等情况。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用药、饮食和康复知识等常规内容的讲解,及时关注掌握程度,监督患者的遵从医嘱行为。观察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医疗服务。出院前3天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延续性中医护理工作方案,发放护理服务联系卡,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诊断、主管医生及护士、中医护理师等基本信息,并附带患者日常监测卡,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监测并记录。电话随访:出院后72小时,第1个月每周1次,后每月1次,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直至患者出院6个月。随时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内容,如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当场回复的,则记录在案,咨询主管大夫后3天内给予回复。家庭访问:中医护理师在出院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安排3次家庭访问。根据出院时制定的个性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院外对患者进行延续性的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师根据现场护理和沟通情况,制定护理方案。

1.5 观察指标

1.5.1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评价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5]。

1.5.2 VAS评分与ODI指数 随访6个月,观察2组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6]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同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VAS评分与ODI指数 ODI指数与VAS评分干预前后同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同时间点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躯体角色 肢体疼痛 总体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0 9.22±0.98 12.55±3.41 8.87±1.16 12.77±1.78 12.35±2.24 14.48±3.67 46.01±6.82 54.93±6.5对照组 40 9.21±1.14 16.27±3.65 8.85±1.29 16.99±2.83 12.37±2.55 18.94±4.25 45.96±6.46 62.88±8.16组别 例数 活力 社会功能 情绪角色 精神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0 11.02±3.83 13.67±2.52 48.58±6.15 53.59±8.26 10.75±2.54 12.38±2.35 11.18±3.69 12.94±2.62对照组 40 10.98±4.24 17.59±3.45 48.57±5.23 62.94±7.88 10.77±3.25 16.96±3.82 11.19±5.68 17.79±3.56

表2 2组干预前后VAS评分和ODI指数(±s) 分

表2 2组干预前后VAS评分和ODI指数(±s) 分

组别 例数 项目 术前 术后3天 术后1个月 术后6个月观察组 40 VAS评分 7.06±2.20 2.65±0.88 1.45±0.69 1.35±0.44 ODI 指数 40.2±5.5 21.2±11.5 15.1±6.4 10.1±6.4对照组 40 VAS指数 7.56±2.01 2.77±0.91 1.90±1.9 1.78±0.65 ODI 评分 41.1±5.8 20.9±12.3 18.2±6.9b 14.56±6.2

3 讨论

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侵入性微创手术,可以将之视作为一种应激源,术后需要进行休息、腰背肌功能锻炼等一系列康复措施,病情恢复过程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7-8]。椎间盘突出是腰背部退行性疾病,久坐、长期弯腰负重等均可引起本病,椎间孔镜手术能解决患者的病痛,仍需术后注意改变生活习惯,因此椎间盘突出患者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终身注意保护腰背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着力于解决在传统医疗模式下无法覆盖的院外护理问题,医疗体系已经逐步引入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9]。

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定的计划,用来保证患者在同一健康照护场所不同层次之间与不同健康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及连续性的照护服务,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转诊服务,提供出院后的随访和指导[10-11],其宗旨是为患者及家属转换到下一个角色做准备,维护患者健康。该理念起源于国外,这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医患间信息、时间和人际关系延续的特征[12-14]。延续性护理作为新的护理模式,将使医院高质量的医护服务延伸到家庭,帮助患者实现家庭的持续健康指导,对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15-16]。

我国的中医护理具备个体化的辨证施护以及中医理念的人文关怀,与延续护理的要素极其吻合[17-18]。延续性中医护理除能对患者进行技术护理外,还蕴含着对患者个体精神层面的关怀,此种关怀有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更有利于延续性护理方案在院外的开展。延续护理可以让医生和患者在院外的沟通互动中,更有效的建立信任度,在情绪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从而缓解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各种情绪障碍[19-20]。人文关怀是中医护理的最大特色,在延续性中医护理过程中,护理师始终秉承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和关爱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建立强大的医患信任关系,结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滋润,加速患者的情绪复健,维持患者的心态安宁,能显著提升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同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与VAS评分干预前后同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同时间点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延续中医护理对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症状改善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改善作用,其作用优于常规护理。

猜你喜欢
组组孔镜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组组通 通幸福
贵州将研发“四好农村路”管理系统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