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领会精神实质

2018-10-23 11:23朱漪
学理论·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特色习近平

朱漪

摘 要:本文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主要依据,从历史与现实角度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时代特征、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关键词之一“习近平”,是指习近平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关键词之二“新时代”,凸显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时代特征。关键词之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这一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中图分类号:D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020-02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并对这一指导思想的时代背景、基本含义、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做了科学阐述,是今后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抓住其中的几个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以“习近平”名字来命名,表明习近平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习近平为这一指导思想做出了两方面的突出贡献,一是习近平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二是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的执政业绩。

1.习近平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习近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根据新的情况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正因为有了全方位的理论创新成果,才能够独树一帜,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体系。限于篇幅,这里只列举习近平几个有代表性的创新观点。一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创新观点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发展,既解决了由谁来组织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任务目标问题,又首次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属性问题,并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高度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这一创新观点也极具国内外的政治宣传效应,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张最显耀的名片,具有鲜明的中国话語色彩。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选择了最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又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没有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就找不到解放与幸福的出路,就没有了“主心骨”、引路人。二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党关于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思路与对策越来越清晰。特别是习近平的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科学的发展理念,因此这一发展新理念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的一个典范。在国内,“创新、协调、绿色”具有特别突出的导向价值,而在国际范围,“开放、共享”又具有特别突出的导向价值,习近平特别强调了世界范围的“共建、共享、共赢”理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这一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一起,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标志。气候问题、恐怖主义威胁、网络安全等问题致使世界各国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必然成为一个“同命运、共患难”的共同体。正当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固守不同意识形态对抗的冷战思维之时,习近平则着眼于解决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倡导求同存异、同心同力、共同发展。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各国的高度认同,已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法律文件,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突出业绩。这次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名字来命名,得到党的十九大全体代表一致同意,全国人民发自内心衷心拥护,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最关键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领导业绩与领导水平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成为我党的领导核心,有着坚实的党心与民意基础。习近平十八大以来的突出业绩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执政伊始谋篇布局、纲举目张。现在回过头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贯穿习近平十八大以来执政的“四梁八柱”,抓住了影响工作全局的发展目标、发展动力、治国方略和根本保证,抓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牵住了工作的牛鼻子。笔者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与之前的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执政的着力点不同,具有治国理政的宏大思路,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二是执政过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党的十八大以来几次全会的关键时间点,都是具体部署落实“四个全面”,做到一环套一环、一步紧接一步,没有停歇,形成“四个全面”的整体实践效应。民生问题也是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办,在逐步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民生业绩,老百姓的获得感大幅提升。三是执政风格既严又实。这从习近平倡导全党开展的“三严三实”看得最清楚,形式主义、浮夸之风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四是执政追求志向高远。党的十八大一开局就提出了号召力极为强大的“中国梦”,提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豪迈气概令人振奋。“一带一路”也是一个大手笔,一下子打开了中国发展的巨大空间。铁腕治理腐败,扭转了腐败蔓延的势头,所得到的不只是衷心拥护,更是对习近平巨大魄力、爱民情怀的高度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还办成了许多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民生难事,老百姓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业绩,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

二、提出“新时代”,凸显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是这一指导思想最鲜明的特色。“新时代”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里着重分析新阶段的新矛盾和新任务。

1.新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理解这一新矛盾,需要把握三点。

一是全面把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含义。过去讲落后生产力,现在已经不是落后生产力的状况了,总体上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国民收入也已达到八千美元。只是局部地区与部分行业还存在较为落后的生产力状况,所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是指城乡、区域、群体等方面之间存在先进与相对落后、富裕与相对贫穷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发展欠账太多,许多地方连厕所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文明程度落差也很大,这也是党中央全力发展农村的意图所在。要加快农村发展速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习近平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充分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1]。虽然我国是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万亿元,但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总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不充分导致经济竞争力不强,社会保障水平低,发展根基不稳,存在不少社会矛盾问题。

二是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含义。过去讲人民物质文化的需求,现在看来这一表述過于狭窄了。人们先是要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然后开始着力追求文化精神享受,物质文化应该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成就,在满足居民物质文化需求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的需求并非只是物质文化这两个方面,还包括政治是否民主、社会是否公平、国家是否安全、环境是否健康。这些需求已经成为当前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这些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所以,提出“美好生活需求”的概念,就是一个需求既全面要求又高的概念,而且需求还是动态的概念,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后还会增加新的需求。因此,“美好需求”也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科学概念。

三是搞清楚今后发展努力的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势必会带来我们在发展重点、发展战略乃至发展方式方面的一系列改变。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构建雄厚的经济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显著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要五大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发力,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的新任务,这就是放在“八个明确”第一位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总任务,明确了实现目标的两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理解新时代新任务,应把握这样几个要点。一是明确总目标是“富民强国”。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的时间节点,老百姓有了最大的期盼,强国富民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二是明确实现总任务的基本条件。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第一条和最后一条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时又通过从严治党保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二条强调了人民中心思想,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目的,落实在第八条强调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别的条目都是从“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以及政治、军事、文化、“一国两制”和外交理念等方面论述了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笔者认为,实现强国任务,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需要齐心协力的凝聚力,需要科技创新的巨大活力,需要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三、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这一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指导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一是理论方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解决了革命问题。而如何解决建设问题,从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的成果越来越丰富深刻,不断实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相比较而言,习近平站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更加丰富深刻。表现在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二是实践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具有透彻的理论说服力、深刻的哲理思辨性、浓厚的亲民爱民的人民性、朴实无华的语言感染力,总体上构成了巨大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及战略定力,为新时代提供了最根本的战略指引,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一是具有强大的统一思想意义。既然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就要有新的理论来科学解释新时代的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武装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步调一致、凝聚人心。实践证明,习近平的这一新思想正在发挥极为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全党的思想认识、精神风貌都为之焕然一新。二是具有指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意义。伟大任务必定具有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必定是一场艰巨的伟大斗争。需要我们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提振信心、迎接挑战,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N].人民日报,2017-10-30.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特色习近平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