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英交替口译中非流利现象的研究

2018-10-23 09:58谭艳珍王晓峰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

谭艳珍 王晓峰

摘 要: 本研究以某高校20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受试对象,探讨受试者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流利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的平均语流长度较短,平均停顿时间较长,且非流利停顿较多。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在平时口译教学中,应注重汉语和英语停顿模式的差异,并加大英语口语材料的输入。

关键词: 非流利性 停顿 口译教学 非英语专业学生

一、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中外交流的使者——口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口译这种“即时、高效”的语言服务提出巨大需求,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外学者对口译质量的评价呈现多元化。以Seleskovitch &Lederer;(1984)为首的释义派提出“达意、通顺”[1]; Bühler (1986) 借助调查研究[2],得出语言评估包括“信息完整度、语法正确性及表达流畅性等”。Gile(1995)认为“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对发言人忠实”[3]。Chiaro(2004)指出职业译员将“忠实性、完整性、逻辑连贯性及流利性”作為口译评估的四大标准[4]。在国内,鲍刚(1998)在“全面、准确、通畅”的基础上制定了口译评估参值表(忠实占50%,表达占30%,语言占20%)[5],对评估操作进行量化;李越然(1999)提出了“准、顺、快”[6];厦门大学对口译教学和口译测试制定了相关的评估标准。

国内外学者对口译的流利性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如:Tissi,2000;Mead,2005;徐海铭,2010;戴朝晖,2011;王斌华,2012等[7-11],但是研究中的受试者较少涉及独立学院学生。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创新与新模式改革的重大突破,其办学目的主要是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纷纷设立英语口译课程,并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

本研究将借助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在汉英口译交替传译中非流利现象,从而为独立学院的口译教学提供依据。

二、理论基础

口译是以口语为表达载体,因而众多学者借鉴口语流利性的研究成果(Lennon,1990)[12]。Lennon(1990)指出流利性有其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广义的流利性是口语水平的总称,狭义的流利性是指言语产出的一个方面,与复杂性和准确性相分离,本研究将采用后者。译语流利度=译语总字数/译语T-unit总数。基于以往研究,研究者从时间测量和修补测量两方面对译语流利性进行量化。

1.时间测量

基于Towell et al.(1996)和张文忠(2001)的五个时间性指标[13-14],研究者对语料进行统计:

语速(SR)=音节总数/产生该言语样本所需的时间总量(包括停顿在内);

发音速度(AR)=音节总数/用于发出这些音节所需的时间总量(停顿除外);

平均停顿长(ALP)=所有达到或超过0.3秒停顿的总量/停顿次数(除首尾外的);

发音时长比(PTR)=发音的时间总量/产生该言语样本所需要的时间总量;

平均语流长度(MLR)=言语样本的音节总数/所有达到或超过0.3秒停顿的总次数(除首尾外)。

2.修补测量

Tissi(2000)将非流利细化为[7]:无声停顿、重复、重组和错误启动;马冬梅(2012)将非流利分为简单非流利、并列非流利及复合非流利[15]。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研究将非流利分为如下四类:

简单非流利:填充语、重复和自我修正中的任意一种且只出现一次;

并列非流利:非流利填充语、非流利重复、自我修正中任意一种重复出现;

复合非流利:非流利停顿、非流利填充语、非流利重复、自我修正中任意两种或以上的组合出现;

非流利停顿:时间达到或超过0.3秒的无声停顿。

三、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受试个体的口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旨在回答如下研究问题:

(1)汉英交替传译中非流利时间性指标如何分布?

(2)汉英交替传译中非流利类型分布如何?

(3)汉英交替传译中非流利停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受试对象

研究者对某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279位大二学生进行口译练习(题为《养成教育》,共1481个字),并从中抽取20名受试者(各项数据差异都不显著,因而S3的数据统计采用平均值)。20名受试者都已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四级,部分通过国家英语六级,但未接收过任何口译学习,且无口译实战经历。

3.数据收集

受试者是在多媒体室通过Cool edit进行录音,录音时只有受试者和研究者,安静的环境确保了录音质量(念稿人语速为229字/分钟)。为了帮助受试者熟悉文本主题及专业词汇,受试材料提前一天发给受试者,同时,受试者可以借助笔记进行汉英交替传译。为了探究停顿的原因,数据收集后,对受试者进行了有提示的回访。

4.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运用Goldwave音频编辑软件将录制好的译语音频忠实转写成文字;第二步,对研究变量进行操作性定义:①借助Goldwave软件,笔者采取了Raupach(1980)的观点[16],将句内或句间0.3s及更长时间间隔认定为非流利,并在文本的转写位置标记出来(准确度为0.01s);②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中的字数统计功能,对原语和译语进行字数、音节统计(汉语一个汉字为一个音节,英语音节则是参照P?觟chhacker,1993;Mead,2005)并进行人工切分[17,8];③依照Towellet al.(1996)的计算公式对文本中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及平均停顿长度进行数据统计[13];第三步,对译语的流利性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出现非流利停顿的原因。

四、结果与分析

1.非流利时间性指标

表达流利度是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针对口译“表达”的具体量化指标缺乏,研究者将借助口语量化标准对译语流利性进行量化,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受试者的语速较低,每分钟仅为99.2个音节。译语流利性也极低,仅为17.3。受试者的平均语流长度(4.35),远低于高莹、樊宇(2011)的研究结果[18]:美国大学生的平均语流长(22.94),中国大学生的平均语流长(12.58)。本研究中受试者的平均语流长度极低,不到美国大学生1/5。这显示在相同时间内,受试者产出词汇少,传递的信息少,给听众一种不流畅、不连贯的感觉。Towell et al.(1996)认为平均语流长度是口语流利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3],因此提高受试者的平均语流长度将提高译语流利性。

在平均停顿时间方面,受试者的平均停顿时间为0.67秒,为Raupach(1980)界定非流利(0.3秒)的两倍多[16],较低于高莹、樊宇(2011)中国大学生的0.685秒[18]。

例1:(1.6秒)Em,(0.58秒) to form a good habit is an important(0.51秒) big problem.

例2:(1.1秒)em and,(0.56秒)em, (1.4秒)action Behavior habit also has(0.58秒) two aspects.

研究文本发现,译语多次出现2秒以上的停顿。Wood(2001)指出[19],标记分句或句子边界的流利停顿一般都应当在 2秒以下,超过2秒的为非正常流利停顿。例1、例2显示:受试者在产出任何有效信息之前,句子开头总出现有声停顿和无声停顿混合使用,虽然单次停顿时间不足2秒,但是例1两次无声停顿的时间之和为2.18秒,中间还夹杂一次有声停顿;例2句首有三次无声停顿(3.06秒)和两次有声停顿。这表明这些停顿实际上都是非流利停顿,给听众留下点译语不流畅的印象。

2.非流利类型

基于Cenoz(1998),非流利停顿是指那些非正常停顿[20],一般位于非句法单位交界处、短语的非中心词。表2显示受试者的非流利停顿占50.6%,进一步说明受试者的英语水平较低。

在简单非流利方面,非流利填充语占了绝大多数(91.15%),填充语都为em,er, em所占比重更大。基于发音规则,em的发音时间远远长于er。高莹、樊宇(2011)指出美国母语学生的填充语言比较丰富[18],他们较多使用well,you know,so,I mean和actually等。非流利混合由多种非流利交叉使用,如例3、例4所示。

例3:(1.1秒)Em, you will run every, (0.83秒)every morning

例4:(1.42秒)Em(0.86秒), to be a serious(0.54秒) man, (0.45秒)em be serious about (0.38秒) em, life (0.36秒)study

例3和例4中,有声停顿、无声停顿和重复混合使用,尤其是例4,在产出两个有效信息(be a serious man, be serious about life/study)的前提下,出现了6次无声停顿,3次有声停顿,甚至是多种停顿混合使用,这让话语变得不自然,极大地影响译语流利性,从而使听众怀疑译员的反应能力。

3.非流利停顿产生的原因

基于Cenoz(1998)[20],本研究将非流利停顿分为词汇性停顿、形态性停顿和计划性停顿。词汇性停顿主要指词汇提取困难,如:单个词前面的停顿。形态性停顿主要指言语产出发生困难(语言形态层面),因此后面更多地出现重复、自我修正等。计划性停顿则是在计划言语产出的内容或语言形式时出现困难。

例5:form a good habit is an important(0.51秒) big problem.(词汇性停顿)

例6:If someone (0.35秒)broke the,(0.82秒) broke one of the (o.65秒)er broke the window of the car (形态性停顿)

例7:While Characters determines(0.61秒) destiny, (0.61秒)which was(0.98秒) characterized (计划性停顿)

研究文本发现:计划性停顿占大多数,这与缪海燕(200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1]。学习者语言水平越低,其言语产出困难越集中在二语口语产出的第一阶段,即观念形成阶段。例7中,受试者在产出destiny,characterized前,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停顿。通过回访得知,受试者平时很少接触到这两个单词,因此在提取的时候就出现困难了。在形态性停顿方面,译员更多的是简单的重复,自我修正就少,即使出现少量的修正,也是和重复混合使用。如例6所示,每次修正前,都重复了broke,这样在重复过程中可以给受试者增加思考时间。词汇性停顿最少,即使出现,只是常见词的修正。这是因为译员水平较低,更多的是受母語影响,仅产出相对应的译语,无暇顾及所选择词汇的准确性。

五、结语

本研究结果对独立学院的口译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首先,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一般没有听力的困难,只是相对应译语的产出。因此,在日常口译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汉语和英语停顿模式的差异,同时借助视译练习,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口语练习。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大语言量的输入,尤其是常用词语和表达的积累(可以通过背诵的形式),这样译员可以减少译员在词汇提取方面的停顿。最后,应该加强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如语音的练习。

参考文献:

[1]Seleskovitch, D., and Lederer, M.. Interpeter Pour Traduire[M]. Paris: Didier Erudition,1984.

[2]Bühler, H.. Linguistic (semantic) and Extra-linguistic (pragmatic)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ers [J]. Multi-lingua, 1986(5):231-235.

[3]Gile, D.. Regards sur la recherche en interprétation de conférence [M]. Lill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ile, 1995.

[4]Chiaro, D.. Interpreters Perception of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Factors Affecting Quality: A Survey through the Worldwide Web [J].Meta, 2004(2):278-293.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李越然.论口译的社会功能[J].中国翻译,1999(3):7-11.

[7]Tissi, B.. Silent pauses and Disfluenci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 Descriptive Analysis[J]. 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 2000(10):103-127.

[8]Mead, P..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Interpreters Fluency[J]. 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 2005(13):39-63.

[9]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的口译停顿现象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口译受训译员为例[J].外语研究,2010(1):64-71.

[10]戴朝晖.中国大学生汉英口译非流利现象研究[J].上海翻译,2011(1):39-43.

[11]王斌华.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J].上海翻译,2012(3):49-53.

[12]Lennon, P.. Investigating fluency in EFL: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J]. Language Learning. 1990(3):87-417.

[13]Towell, R., Hawkins, R., & Bazergui, N.. The Development of Fluency in Advanced Learners of French[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6(17): 84-119.

[14]张文忠,吴旭东.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定量研究[J].现代外语,2001(4):342-346.

[15]马冬梅.口语非流利产出分类体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30-34.

[16]Raupach, M.. Temporal Variables in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Speech Production[C]. ( H. D. Dechert & M.Raupach.) Temporal Variables in Speech. New York: Mouton. 1980.

[17]Pchhacker, F.. On the Science of Interpretation[J]. 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 1993(5):52-59.

[18]高莹,樊宇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生口语叙述中停顿现象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2011(4),71-75.

[19]Wood, D.. In search of fluency: What is it and how can we teach it?[J].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1,57 (4):573-589.

[20]Cenoz & Jasone. Pauses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speech, 1998.

[21]繆海燕.第二语言口语非流利产出的停顿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2009(4):56-60.

猜你喜欢
口译教学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研究综述与反思
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研究综述与反思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运用学生译员口译语料库进行口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