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研究

2018-10-25 11:27丁思丹都书文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本科生

丁思丹 都书文

摘 要: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是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以三所“211”“985”高校为调查对象,对415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旨在探索归纳大学本科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以及不同专业排名的学生在学习满意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差异出发,以教师素养、教学保障、自我成长以及人际交往四大维度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大学本科生学习满意度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学习满意度;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01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06

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大学生扩招政策。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各类矛盾不断激化,原有教育资源亟须补给,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日益关注高等教育的评估质量与保障,高校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式评估,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评估中的一项重要指标[1-2]。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旨在大力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双一流”建设的步伐[3]。

教师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出发,立足于学生视角,了解大学本科生对教师素养、教学保障、自我成长以及人际交往四大方面的切身感受,以期发现大学本科生学习满意度的差异以及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满意度和培养质量,建设“双一流”高校奠定理论基础。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南京理工大学,均为我国“985”“211”工程高等院校,既包含财经、理工类院校,也包括综合性大学,样本较为典型。而且学生个人素养较高,代表性较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15份,回收率达92.2%,其中男生187人,女生228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阅读查找众多文献,根据问卷设计的要求,参考了大学学生就读经历问卷调查(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CSEQ)、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of

Survey Student Engagement,NSSE)、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几大项目的问卷,编制了《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其中综合了个人信息、时间分配、学习与研究活动、校园与社会活动、满意度以及学习产出六大模块。本次分析从中选取满意度这一模块,抽取12个题目,归纳为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自我成长(专业进步、学习经历、活动经历);第二个维度:人际交往(导员指引、前辈辅助、同辈影响);第三个维度:教师素养(教学水平、教书育人、教学内容);第四个维度:教学保障(鼓励创新、学术资源、课程质量)。

问卷将满意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同时,本研究运用SPSS19.0软件对已有数据进行检验与分析,各部分数据的可靠性皆非常高,并且分析了不同性别、年级以及成绩的学生学习满意度现状的异同,从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二、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总体情况

根据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表中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对所有评价指标按照满意等级划分,计算出平均值,数据显示“很满意”10.3%、“比较满意”38.8%、“一般满意”38.5%、“比较不满意”9.2%、“很不满意”3.2%。学生总体满意程度集中在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三个等级上,总体满意程度较高。

从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教师素养以及教学保障四个维度进行统计发现(见图1),学生对教学保障的满意度最高,说明目前看来,学校的学术资源、课程质量以及鼓励创新的举措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对教师素养的评价也处于较高水平,但低于学校保障,说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学生对自我成长这一维度满意度最低,可见学生认为在就读过程中自己的学习成果产出的各个方面与自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二)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在变量上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1.学习满意度在性别变量上的分析

按照性别划分计算满意度平均值。研究发现,男生总体满意度为81.1%,女生总体满意度为58.7%,男生的学习满意度明显高于女生。从四个维度上来看(见表1),男生对人际交往维度的评价最高,对自我成长维度的评价最低。与之相较,女生对教学保障维度的评价最高,对人际交往维度的评价则最低。显然,在人际交往这一维度男女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2.学习满意度在年级变量上的分析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2014年—2017年入学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年级进行划分,计算满意度平均值,2017级的学习满意度为86.4%,2016级的学习满意度为72.7%,2015级的学习满意度为61.6%,2014级的学习满意度为47.2%。可以发现,学习满意度呈现出一个递减的趋势,年级越高,学习满意度越低。

从四个维度上来看(见表2),大一、大二时期,学生对人际交往这一维度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在入学初期,学生独自在外求学,对辅导员、学长和学姐以及同辈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在大三、大四时期则发生了变化,学生对教学保障这一维度的满意度最高,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学生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3.学习满意度在专业排名变量上的分析

本研究将样本的专业成绩排名划分为前20%、21%-40%、41%-60%、61%-80%以及81%-100%五个等级,计算满意度平均值,结果分别为83.6%、69.7%、59.3%、45.4%、32.5%(见图2),即专业成绩排名越靠前,学习满意度平均值越高,且最高值与最低值差距较大。可见,学生学习参与度越高,专业成绩排名越高,满意度也越高。

三、結论及研究建议

(一)因材施教,关注性别差异,努力保障教育教学成果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两大主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态度以及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状态。男生、女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角度,学校在制订教学方案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因此,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须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方法与策略,这样方能使素质教育真正适合并落实至每一位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保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成果。

(二)动态管理,关注学生变化,积极监测学习成果产出

随着时间与经历的变化,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思维与认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因此,学校与教师在管理与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社会前沿动态,以学生为主体,与时俱进,与学生共进,真正实现动态管理。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主动了解学生的各维度变化,积极监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产出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及时调整,不断创新。

(三)精准定位,关注学生个性,提高大学生学习参与度

师生间互相尊重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仅以专业成绩与排名来判断学生的发展是片面的,不可取的。但从研究结果上来看,专业成绩靠后的学生与排名靠前的学生学习满意度差距较大,专业成绩排名越靠后,学习满意度越低,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越低。因此,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精准定位,提高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把控能力,提高学习参与度。此外,学校还要不断加强管理与建设,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本科生
MOOC设计现状调查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①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