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1

2018-10-26 06:42李凌
少儿美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问硬盘美术

■图、文/李凌

■从只要你画的高兴开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获奖了结束;从有一样爱好就好开始,到双休日“玩命”地奔波各种班结束。

——从静待花开到揠苗助长,从只要孩子的快乐,到什么都想要,家长在自己都不觉察时,就已经变成了让孩子讨厌的人。

■没学问装有学问,不会思考假装思考是当下冒充“专家”的人的做法。这样的人脑子从不想问题,却都“装”着想问题,因为这些人虽“没脑子”却用“硬盘”当脑子。而硬盘的东西又不是自己脑袋想出来的,不是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有好多老师没微信、没PPT就不能讲课。

——互联网滥用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不懂装懂、没脑子只有“硬盘”的“专家”。

■对一个儿童美术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缺知识、缺技巧,而是缺审美、缺素养,好孬不分是这类老师的特征。在这些老师中,不会画、没学过画的最多。但最无语的是,缺审美最多的老师往往自己并不觉得缺,还“挺厉害”,这是“最要命”的。

■审美越低的老师越“炫技”,恐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有“两下子”;素养越差的老师越把简单弄成复杂,不把简单鼓捣成复杂,人家怎么知道自己有“两刷子”。

■越不会教的人,教育理论越“厉害”,越不会画的人越炫技,越没知识的人越显摆学问,越没学问的人越堆砌名词,越不读书的人越旁征博引。

——儿童美术教育乱象

■“慢教育”不是进步慢,而是尊重自然,尊重天性,让孩子的心灵缓慢地成长。小草要一点点地长,花儿要一点点地开,更何况一个孩子的成长会更慢呢!当孩子的天性一旦受到破坏,就永远不复返了。

■最好的老师是不教,最好的学生是不学。

——教只能磨灭幼儿的想象和感悟,学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和爱好,教画的不教,学画的不学,是儿童美术的最佳状态。

■能测定水平的不是艺术,有评判标准的不是绘画,能用语言解释的不是感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才是艺术。

■儿童绘画观念越多,材料越复杂,画室、学校越五花八 门,越是给不懂充懂、不会硬教的老师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要是水清了,就没鱼了。这时候也是鱼目混珠最泛滥的时候。

■一个儿童美术老师的专业能力,不仅是只会画两笔画,审美比专业更重要。因为审美是眼光,专业是技巧,宁可不专业,也不能没审美。但如果老师的画画得不行,那审美也就大打折扣了。因为老师的审美就是在画中练成的。

■竞争不是在人家学校门口开个学校,跟人家唱“对台戏”,而是怎么把自己的戏唱得最好!

——有的老师想挤垮竞争对手,就把自己的培训班开在人家门口,我觉得那样不好,就算是开在人家门口,你的教学该怎样还是怎样。还不如用教学说话,用事实证明,用心对待学生。如果这些做不到,开在人家学校门口,有可能就是给人家招生提供了方便。

■常挂在嘴上的跟家长说的话多半是虚假,藏在自己内心的才是真,我能教给孩子点儿啥,就看你能给我多少钱!

——儿童美术老师心态透视

■有位农民说,你对庄稼有多好,它就给你结什么果,其实,儿童美术老师也这样,你对孩子有多真,孩子对你就有多诚。

■儿童因“不懂”才说懂,老师因“懂”才装不懂。

——孩子画画从未遇到困难,因为他们“不懂”啥叫困难,老师都懂教简笔画对孩子的想象力有损害,但却因利益装不懂。

■当孩子画好一幅画,快乐地告诉你画的是什么时,家长最需做的就是倾听,闭上眼用心倾听。此刻,不要说话,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只带耳朵,不带嘴巴。

■儿童画:干净的、漂亮的、涂色均匀的千篇一律;有想法的、有点儿味的、有个性的千里也难挑一。

■老师在享受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脑子也变傻了,在信息爆屏的面前思维也停止了。考虑问题再也没有困惑、怀疑、犹豫、反思的事了。更为严重的是,喜欢看屏、乐于看屏的人,再也没有读书的愿望和要求了。但一个老师如果只看屏不读书,眼界就不会打开,视野就不会开阔,思维就不会深邃,就不会有高度。

1.《花儿盛开》 彭家琳 10岁

2.《枝头果实》 石恩齐 9岁

3.《菊花开了》 汪依诺 10岁

4.《扶桑花开》 张宸略 9岁

猜你喜欢
学问硬盘美术
PCle 4.0平台的性价比之选!WD_BLACK SN770固态硬盘
HiFi级4K硬盘播放机 亿格瑞A15
“一”的学问
美术篇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裁剪的学问
赛跑中的学问
插拔硬盘所引起的硬盘启动顺序更改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