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雷罗女郎,浑身维多利亚范儿

2018-10-26 04:29潘亮
环球时报 2018-10-26
关键词:纳米比亚牛角长裙

本报赴纳米比亚特约记者 潘亮

袅袅长裙婆娑垂地、格子披肩随步飘动、头戴镶珠宝牛角帽、手拎磨砂皮时尚袋。当一位位好似走出影视剧的华服女郎就在你眼前从容购物、谈笑、候车或者照看小孩的时候,《环球时报》记者和整个旅行队成员都看得鸦雀无声。在纳米比亚的北方城乡经常可以遇到这种全身上下“纯维多利亚范儿”的黑人女郎,“从皮手袋到泡泡袖,从披肩扣到蝴蝶结,和她们相比我们的穿戴真过于随意和寒酸了!”同行女客自惭形秽道。

40度高温下的“假胸假臀”

纵观世界,至今仍未放弃穿戴20世纪初退出流行的维多利亚式洋装者,恐怕只有纳米比亚的赫雷罗族妇女了。维多利亚时代欧洲妇女的服饰极为讲究繁复,从下至上采用多层次蛋糕式剪裁,融合了褶皱、高腰、立领、公主肩及羊腿袖等宫廷风格式样。此外还运用大量蕾丝、薄纱、缎带、荷叶边、蝴蝶结等元素装点。时至今日,赫雷罗女子依旧在裙中保留了许多维多利亚风剪裁,优雅而抢眼的穿着让她们在安静时酷似一位古装剧演员,行走时变身一件移动艺术品。

细看这些赫雷罗族女郎,十有八九都是臀圆胯宽,庞大的裙子里能容纳三四个少年,而双乳又丰满得几乎可随时跃出襟口。随行导游的妻子恰巧是赫雷罗族,他解释称,这并非她们的自然体形。赫雷罗人制作套裙,严格按照当年规范使用裙撑和紧身胸衣,膨胀的裙子和上托的胸衣凸显了臀部宽大和胸部高耸,由此制造出一个身体结实、生育力强的形象。除了“假胸假臀”之外,细密规则的波浪卷发也非“真材实料”,这是她们模仿维多利亚时期发式而有意为之。然而为维护这份“维式风情”,赫雷罗女子一直坚持在穿好裙子,披上披肩、戴上假发的前提下方可外出,哪怕是要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

比之一个多世纪前的维多利亚长裙,赫雷罗女郎特别增加了自己的独创——牛角帽。牛在赫雷罗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以牛角为原型,用硬纸卷折并以织物覆盖、固定后制成的特殊礼帽。它两角细长轻盈,前后中央位置常加有珠宝等饰品。华美长裙经牛角帽搭配更显协调动人,已成为赫雷罗族妇女的标志。很多商铺就以牛角帽赫雷罗布偶作为主打纪念品招揽顾客。

象征胜利、尊严的战利品

难以置信的是,现在这身让赫雷罗人名扬世界的裙子竟是残酷殖民史留给他们的一件“战利品”。德国于1884至1915年殖民纳米比亚期间,和赫雷罗族发生多次冲突,后者仅获得几次微小胜利。为镇压反抗,德国将军冯·特罗塔在1904年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4年战争使赫雷罗族人数从8万锐减至1.5万。

赫雷罗人的传统信仰认为,猎人套上猎物皮能让自己更强大!于是每当赢得战役,他们都要剥掉敌军死者的衣服穿在身上以获取对方力量。1915年获得自由之日,赫雷罗族人依然保留了德国人维多利亚时代的穿戴,因为“这象征了骄傲、胜利和尊严”。赫雷罗妇女鲁吉维妮说,纵使要“顶着乌龟壳般”,装备全身挑战酷暑,她们也绝不会脱下裙子,是它让赫雷罗人从未忘记过去。除了维多利亚长裙之外,赫雷罗男子的节庆服饰也像极了德军士兵当年的样子:他们用各色军帽、军装、军衔、徽章、皮靴等等“武装”起自己,只差一把枪就成了真正的军人。在每年8月赫雷罗人日和10月大屠杀纪念日,赫雷罗男女都会集体穿上盛装,以殖民者的当年的装扮来抗议和缅怀那段种族险遭灭绝的血泪史。这种独特的“服饰抗争”取得了重要成果。2011年,德国向纳米比亚归还了20具赫雷罗被害者头骨。2015年,德国议会又正式承认当年在的德属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的殖民行为是“种族杀戮”。

爆炸性时尚魅力

在辛巴人和赫雷罗人聚居的奥普沃市,《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两个族裔经常结伴成行。原来,语言相通的他们在100多年前同属一个民族。德国殖民者初到纳米比亚,担心裸露乳房的辛巴妇女会蛊惑德国男子而强迫一些人舍弃红泥穿上欧式长裙。这些人在后来不断反抗暴行,穿上殖民者服饰而变成了赫雷罗族。与同宗同源的裸胸辛巴女子比较,赫雷罗女子用服装几乎把自己裹成了“粽子”,不过独具一格的裙、帽还有时尚手袋也让她们在原生态民族中演绎出了别样的“黑富美”。

今天,除了各种颜色及图案的长裙,仅披肩一项,赫雷罗妇女就将其打造成了棉、绒、丝、皮草质地的豹纹、针织、花卉、斑马、国旗甚至LV(路易·威登)字母印花等或短或长、或方或圆、或带流苏的“72变潮流搭配”。去年,这种复古长裙经修改登上T台的视频经英国时尚媒体Refinery29展示后,在脸书上获得超过500万次浏览及点赞,该网站主编称,“当赫雷罗服饰在全球化背景中得到曝光后,它释放出的民族魅力必将是爆炸性的。”▲

猜你喜欢
纳米比亚牛角长裙
拥抱
纳米比亚大挑战
纳米比亚小号手
牛角挂书
纳米比亚严查“酒后走路”
我为小丽绘长裙
我为小丽绘长裙
一看书就犯困
长裙,和它的零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