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模式发展研究

2018-10-26 10:55李丽娜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7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护理模式整体护理

李丽娜

摘 要:本文探讨了医学模式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功能制护理模式、责任制护理模式、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以及协同护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更趋于人性化。

关键词: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协同护理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7-0198-02

现代护理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与独立的工作,既是临床医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一项涉及病人康复整体效果的工作。现代护理的发展,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不断演变,从最初“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护理模式发展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其发展正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本文就护理模式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现代护理工作的发展、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1 医学模式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自然而然会对护理模式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势必会催生与之相应的护理模式。

医学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下尚没有出现系统的护理概念,只有处于萌芽状态的护理思想。而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物学原因以解释诸多的临床问题,这也使得相应产生了功能制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分工操作、各司其职,并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病症护理操作规程,同时使护理成为了一门专业学科和一种社会职业。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不仅仅是与病毒、细菌、遗传基因等因素相关,也与人的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等以及人格特征相关。由此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此也引发了护理模式的变革。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疾病的处理不仅要考虑致病的生物因素,还要考虑到病患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等对疾病的影响。在此医学模式的引导下,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向整体化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模式包括责任制护理模式与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等,护理内容涉及到了病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护理的范围由医院延伸到了社区、家庭,护理的参与者也不再仅仅是护士,还包括了病人的家属、朋友以及病人自己[1]。

总的来说,护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受医学模式的发展影响巨大,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医学模式,势必会演生与之相应的护理模式。虽然在现阶段医护分离,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这种演生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

2 功能制护理模式

功能制护理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下形成一种护理工作模式。所谓功能制护理模式,就是从护理工作的功能性出发,使护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本质上是一种分工操作的工作方式。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理医嘱、打针发药、巡视观察、重症监护等,不同的护理功能由不同的护理人员负责,互不干扰。功能制护理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很好的解决了医护分工的问题,使护理工作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增强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2)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操作规程与作业流程,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增强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3)促进了现代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构成了现代护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4)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力资源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护理资源较为紧张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护理工作的整体性不强,护理工作难以触及到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层面,护理人员只知按规程办事,灵活性不强,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也差强人意。功能制护理模式将护理工作条块分割,护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扰,虽然节省了人力与护理经费,节约了护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容易只对事不对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护理模式发展

现代护理学对人、健康、环境及护理的理解构成了现代护理观。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引下,现代护理模式应运而生,责任制护理模式、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模式[3]。

3.1 责任制护理模式

责任制护理模式是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8h上班24h负责的一种整体护理模式。责任制护理模式强调护理工作的计划性与目的性,责任护士从病人入院开始到病人出院全程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调整、评估等,护理内容包括了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责任制护理模式提倡对病人身心的全面、整体护理,使病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醫疗护理,其核心要旨是提升护理工作整体质量。责任制护理模式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而且在该模式下,护理工作的评估、评价工作也更为明确,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护理工作全面负责,也进一步密切了护患关系,加强了医护之间的合作。

3.2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是以系统论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将系统化理论与现代护理观相结合的一种护理模式。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强调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其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求关注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还关注整个护理过程的系统性,包括护理程序、护士护士的职责与行为评价、病人入院及住院评估、病人标准护理计划、病人标准教育计划、护理记录和护理品质保证等。系统化整体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的核心内容有着内在联系,都是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所不同的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更加科学、完整和系统化。它是以现代护理理论、系统化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以及解决问题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的;另一面体现在更为合理的护理理念和具体护理操作程序[4]。

3.3 协同护理模式

协同护理模式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合作,为病人或家属提供跨学科的合作以解决各种健康问题的一种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强调协调、沟通与合作,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利用。在该模式下,护理人员不仅是临床护理者,还是临床教育者、支持者与协调者,是通过强化协同作用来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护理环境与护理质量[5]。

协同护理作为一种团队合作的护理方式出现是对整体护理服务内涵的补充。其应用使护理工作不再仅限于护理工作人员,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科领域,甚至不再局限与医院。在协同护理模式下,协同的对象不仅指的是不同学科的医护人员,还包括了病人以及家属,甚至在更高的层面,协同的对象包括的是医院、社区以及家庭。护理工作人员在该模式中最大的价值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与协调者,其注重的是医护人员、病人以及家属间的协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家属的协作能力,使病人的护理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国外对于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开展较早,针对一些临床病人的协同护理模式也已经较为成熟,在初级卫生健康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国内有关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晚,发展也较为迟缓,目前主要是在糖尿病、血液透析、脑卒中等慢性病病人中得到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局限,但应用效果得到肯定。此外,我国目前对于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在团队参与者、护理对象、组织方式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执行规则与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在应用开展层面,还存在缺乏协同观念、协同时间受到限制、多学科协同团队中专业文化背景差异等问题。不得不说,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应用很处于初级阶段,尚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4 结语

总的来说,护理模式的发展应用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对于病人整体层面的护理干预以及对于护理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平,丁萍,马冬花,李红燕,周海梅.协同护理模式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10):1524-1527.

[2]康凤英,杨辉,周卫,陈晓莉,闫丽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回顾与实施现状的误區分析[J].全科护理,2011,(32):2964-2966.

[3]苏琳,王斌全,袁剑云,张建祺,郭纯岑.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15):1322-1323.

[4]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7,(01):66-67.

[5]沈宁,何仲.对整体护理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9):553-555.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模式护理模式整体护理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协同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协同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