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就业的起跑点

2018-10-27 01:03卞文志
时代金融 2018年19期
关键词:小聪明毕业生大学

卞文志

又到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季,毕业生们一边忙着论文答辩,一边忙着寻求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钟情的职业呢?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大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若与个人兴趣爱好一致,那么择业方向就好确定,专业与兴趣不一致就须考虑个人倾向,如果你的专业撑得起你的梦想,那么就应果断选择专业,否则选择后者。

选择职业应立足于能力和兴趣

一个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重要的选择,比如择校、择友、择业、选择公司、选择配偶,这些选择都决定了我们最后的人生结局。比如择校的问题,就决定了你未来的校友都是谁,也决定了给你授课的老师都是谁,同时也基本决定了你未来的社会层面。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并不是第一选项,打个比方,这就好像“先嫁人再选孩儿他爸”一样,是不靠谱的。但是有些毕业生的悲剧往往源于此:高考时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学里不许换专业,毕业时矛盾于干对口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矛盾没结果就去考研,考研为了保险又不敢考外专业的研究生,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结果悲剧依旧。

作为一名毕业生,在择业时,应该知道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职业,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在哪里,那么你是不会找到让自己满意的职业的。我们不妨看看这位毕业生在择业是怎么做的。这位名叫刘丽的毕业生介绍说:我在择业时所采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弄明白自己的兴趣,再从能够“深化”或者“利用”这个兴趣的行业里选择和自己背景沾边的公司。我本科毕业时的兴趣是日语,专业是机械自动化,于是我就去找和机械相关,但是又能够用到日语的职业,后来找到的工作果然能够给自己的语言能力很大发挥空间,同时又由于有机械的教育背景,对产品的理解也没有什么障碍。 刘丽介绍说,这里的“兴趣”是作为你工作时动力的来源,而“背景”又能够保障你工作时有能力克服遇到的困难,我总是喜欢这种“跨界式”或是“骑墙式”的选择。如果没有太清晰的规划、也没有一腔热血的热情,采取这个方法至少能够让你高高兴兴地工作一阵子,再认真想想以后的规划。再说,如果运气好的话,自己跨界式选择的工作也许收入会不错。

近年来,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难以判断自己适合干什么行业,一方面是缺乏对自己的了解,另一个方面是缺乏对外界的了解,也就是,你不了解有哪些行业和职业,那些行业和职业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实际需要的能力和投入是怎样的,真的跟自己匹配吗?有不少人原以为自己对某个行业感兴趣,但实际做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不合适。

惟有正确的选择才能决定前途

在选择工作和选择行业方面,你会发现有时候看似是机会,实际上却是陷阱,比如传销、非法集资,打着发财的口号,宣扬不劳而获的思想。人生就象一条充满障碍的路,自己是主要的路障,人这一辈子跌倒是谁的错?是石头绊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没有看清楚石头。我们如果眼睁得大一点,就不会被石头绊了。所以说选择决定命运,选择决定前途,美好的人生都是正确选择的结果。

现实中,很多毕业生在初次择业时不在乎走弯路,有些人觉得日常的工作人人都能做好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就是一些简单的工作,或许会成为你今后发展的分水岭。例如,漫不经心地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失误,这种失误就是将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得马马虎虎,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将会严重影响到今后工作的能力问题。

這样的心态,说到底是自己在选择职业时没有做好认真规划造成的。所谓的怀才不遇,有时就是这种情况,对此他们被称之为“小聪明”。当然,在工作上需要聪明人,而这种聪明人需要拥有的是“大智慧”而非“小聪明”,换句话说,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在“小聪明”和踏实之间,几乎所有人都愿意选择后者,因为一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才是难得的人才。或许你会因为自己的智商高而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但不能长久地沉入到一个行业里去,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而踏实的工作,只要你喜欢,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这和先天条件没有太大关系,却最能成就一个人,这就是一个人的“大智慧”。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现在能做的就是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不是不断地去尝试各个领域。在最初的择业方向上,先排除那些自己不喜欢的,然后缩小范围寻找自己所喜欢的和适合的。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有些选择不会立杆见影,需要长期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经常去浇水,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水,诚然你今天浇水苗不见得今天就长出来,但经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

所以说,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只有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你才会从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为此,笔者给毕业生们提出三点忠告:一是你在找工作时,一定要事先调查好你所处的这个行业现状,这里提到的行业状态不单单指现在,而是指现在以及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现状;二是在选择职业时尽量避免去一些正在衰退的行业;三是不要被眼前的薪水诱惑,在择业上要有长期眼光。

猜你喜欢
小聪明毕业生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谁也比不上我聪明!”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小聪明”换不来“大改善”
小狐狸的小聪明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