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眼压水平、中央前房深度的影响

2018-10-29 01:55梁博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

梁博

【摘 要】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超乳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及中央前房深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眼压水平稳定性并降低中央前房深度,利于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围术期护理;眼压水平;中央前房深度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12-01

白内障是由眼内透明晶状体变浑浊而引起的一种致盲性眼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当患病时患者可出现视力降低、近视或复视、视物模糊等症状[1]。目前,手术为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的最有效方式,其中以超声乳化摘除术为主,该手术虽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术后仍有发生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故需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以更好的促进患者视力恢复[2]。本研究旨在探討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超乳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71.05±3.2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71.04±3.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宣讲、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如下:(1)术前准备。对患者病史及各项常规化验指标进行详细了解并全面掌握手术适应症,同时指导患者做常规排便训练、注视显微镜灯光训练等,在术前3d给予患者抗生素滴眼液,以达到膜囊消毒的目的并剪掉患者眼睫毛。(2)术中护理。首先准备好术中用品,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医生保持高度配合,指导患者深呼吸等并协助其摆放正确体位,若患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现象需使其舌尖用力顶住上颚;(3)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于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还应监测其血糖及血压情况,若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可按医嘱给予使用适量镇痛药;②饮食护理。要求患者饮食应以软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忌油腻与油炸食品;③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并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以帮助其稳定情绪,鼓励患者以平和心态面对术后治疗,以安全渡过术后康复期;④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在出院后应避免用眼过度、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同时减少重体力劳动等,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采用BT18CT-80眼压测定计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测定值取连续3次平均值。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采用Alcon公司提供的A/B超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水平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央前房深度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尚未发现可较好的抑制白内障症状形成与发展的特效药物,常需采取手术治疗[3]。但因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承受能力较弱且伴有多种合并症,加之易受病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在手术围术期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不利于临床症状的好转。故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顺利开展及患者视力恢复均有着重要意义[4]。

围术期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白内障患者精神状态与身体机能状态,进而使其高效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计划的完成,以减少眼压升高等现象的发生,并顺利渡过围手术期[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低于对照组,表明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压降低现象及中央前房深度均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加快视力恢复。老年性白内障超乳化术后可使患者前房加深,眼压下降、周边房角开放等,这与晶状体对瞳孔的阻滞因素被解除有关,通过采取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上述症状发生程度,使病情得以快速好转。其中术前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其手术适应症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准备好术中用品,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与医生高度配合,对患者术中反应进行密切观察等可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同时,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后护理以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为主,旨在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促进各临床症状的好转,同时对其进行相关出院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视力功能的恢复[6]。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有利于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并较好的维持眼压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亚妮,柳萌萌,陈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4):421,423.

[2] 李婵,薛雨顺,任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成本-效果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09):1679-1682.

[3] 潘雪萍,杨卫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7):2069-2072.

[4] 苏燕玲,陈勉娜,莫爱清,等.心理疏导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的效果[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02):119-121.

[5] 徐剑.高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6):1178.

[6] 韩雪晶,颜廷霞,樊海英.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87-188.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分级心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观察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实性占位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冠脉搭桥术腔镜采集大隐静脉患者围术期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