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8-10-29 01:55张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尿毒症

张丽

【摘 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鈣磷代谢影响的临床作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透析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PTH、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校正钙、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能够更好的控制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的保护残肾功能,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毒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影响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25-01

尿毒症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脏失去了基本的生理功能,毒素在体内不断蓄积,导致瘙痒等症状的出现,如果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当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为透析,通过净化技术来减轻症状,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对于心血管的发生有着预防作用[1]。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是临床中常用的两种透析技术。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了不同的透析方式,探讨其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35~7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3±8.2)岁,透析龄在5个月-2.3年之间,透析龄均值为(22.4±5.3)个月;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6~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8±8.5)岁,透析龄在6个月-2.5年之间,透析龄均值为(22.8±5.5)个月。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透析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应用HD技术,每周实施三次操作,每次时间为4h,采用常规透析,血流量为200ml/min,钙浓度为1.75mmol/L,采用肝素或橼酸钠抗凝剂,流量为ml/min[2]。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钙浓度为1.75mmol/L,每天交换3-4次腹膜透析液,每次透析液量为2L,对于高钙血症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钙浓度为1.25mmol/L[3]。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校正钙、血磷水平、iPTH以及钙磷乘积水平,在半年内实施三次检测,计算平均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尿毒症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PTH、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校正钙、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药物的滥用现象,尿毒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了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临床认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能够更好的保留残存肾功能,对于贫血有着较好的改善作用,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透析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与纳入患者例数不足有关。透析治疗往往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钙磷代谢絮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会影响人体的骨骼、血管,诱发血管并发症。随着透析龄的延长,患者的肾功能逐渐减弱,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PTH、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校正钙、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对于血磷、血 iPTH清除效果更为显著。腹膜透析的临床操作难度较大,并不是首选透析方式,其在降低钙磷代谢紊乱风险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比较适合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对患者的自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能够更好的控制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的保护残肾功能,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由波.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8):76-78.

[2] 黄力,关洁仪,陈玉平.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在钙、磷代谢中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09):40-42.

[3] 陈霞.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尿毒症
人物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膜透析导管破裂3例保守处理过程及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