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效果

2018-10-29 01:55布尔列斯·沙哈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防治结核病

布尔列斯·沙哈

【摘 要】目的:探讨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66例结核病患者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固定剂量抗结核药物复合剂进行治疗,对其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剂量复合剂防治结核病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防治;结核病;固定剂量;复合剂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27-02

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发生因素为结核杆菌引起,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彻底消除感染源及抑制结核病的发展依然成为临床重点研究问题[1]。想要彻底清除结核病的传染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最好的方法就是治愈结核病患者[2]。此次研究针对固定剂量复合剂防治结核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数据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66例结核病患者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对本研究知情;②均符合临床对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禁忌症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对照组患者资料:共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30~57岁之间,平均(43.5±4.2)岁,病程在2~10年之间,平均(6.0±1.5)年;研究组患者资料:共33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30~59岁之间,平均(44.5±4.5)岁,病程在2~11年之间,平均(6.5±1.8)岁。经统计T细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得知其数据没有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此组患者采取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根据结核病防治指南中有关治疗措施使用2H3R3E3Z/4H3R3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先治疗2个月,然后继续治疗4个月。

1.2.2 研究组 此组患者采取固定剂量抗结核药物复合剂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前两个月使用费宁进行治疗,体重在30~39kg之间的患者每天服用3片,体重在40~49kg之间的患者每天服用4片,体重在50kg以上的患者服用5片。在后续治疗时则服用费安,体重50kg以下患者每天服用1.5片,体重51kg以上患者每天服用2片。

1.3 观察指标 ①判定标准[3]:有效:在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其结果显示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进步:在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其结果显示有明显改善,且临床正常有所好转;无效:在治疗后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②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治疗总有效率、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进行对比时采取X2及t检验方式,P<0.05时则证实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24.2%(8例),进步率为42.5%(14例),无效率为33.3%(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22例);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60.6%(20例),进步率为30.3%(10例),无效率为9.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30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X2=5.802,P<0.05)。

2.2 两组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3.2±1.0)个月,血常规恢复时间(3.0/0.9)个月;研究组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1.9±0.7)个月,血常规恢复时间(1.8±0.6)个月。研究组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4.762、4.961,P<0.05)。

3 讨论

结核病是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其潜伏期约4~8周,结核病多发肺部,在皮肤、脑膜等均可发病[4]。结核病经呼吸道进行传播,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核病的防治时间通常为6~8月,多采取四种以上药物进行治疗[5],服用药物种类较多,且服用时间比较长,因此防治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在本研究中防治结核病采取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与固定剂量抗结核药物复合剂进行治疗,在治疗后证实固定剂量抗结核药物复合剂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且缩短了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固定剂量抗结核药物复合剂是将抗结核药物根据药物剂量在加工后制成药物复合剂,根据患者的体重决定服用剂量[6]。与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比较固定剂量复合剂的防治效果更为理想,且服用方便,更大的优势在于服用剂量少,有效的提高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总而言之,固定剂量复合剂防治结核病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尿常规恢复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辉.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1):236-237.

[2] 王献波.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相关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1):31-32.

[3] 胡新刚.固定剂量复合剂对结核病的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236-236.

[4] 张今文,张进国,李云飞等.不同服药方式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依从性调查[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6):25-29.

[5] 周锦仪,陈燕珍,杨建良等.2010-2016年广州市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使用核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導报,2017,23(11):1673-1675.

[6] 梅珍珍,黄剑波.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每日疗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6):94-96.

猜你喜欢
防治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