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8-10-29 01:55马存花努扎提·木哈买提王敏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马存花 努扎提·木哈买提 王敏哲

【摘 要】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28例,根据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单一组患者接受甲钴胺治疗,联合组接受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CSS评分、TSS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腓前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与单一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硫辛酸;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81.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48-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对患者的股神经和正中神经造成伤害,且病情多为不可逆,若患者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此病会导致患者的足部出现溃疡和坏疽,患者的肢体会出现麻木现象,且肢体的感觉功能会逐渐消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接受药物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28例,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据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114例患者。

单一组患者,患者的年龄处于60-84岁,平均年龄为(71.93±6.52)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69/45;患者的病程范围为2-12年,平均病程为(6.68±0.65)年。

联合组患者,患者的年龄处于61-85岁,平均年龄为(72.87±6.70)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68/46;患者的病程范围为2-13年,平均病程为(7.24±0.9)年。

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主要包括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通过治疗,将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单一组患者接受甲钴胺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剂量为0.5mg/次,1次/d。

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接受硫辛酸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硫辛酸,剂量为0.6g/次,1次/d。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TSS评分、腓前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值小于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和T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CSS评分为(4.72±1.01)分、TSS评分为(4.26±0.84)分,两组数据对比,P<0.05。如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腓前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治疗前,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腓前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对比,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腓前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与单一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皮疹等不良反应,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4%,低于单一组,P<0.05。如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此病属于慢性疾病,此病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较大损伤,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威胁[3]。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为肢体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此病会对患者的肢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若患者未接受及时的治疗,患者的足部会出现溃疡和坏疽的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接受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12甲基化活性制剂,能够激活患者的损伤神经,并修复患者损伤的神经,进而改善患者的病情;硫辛酸是一种抗氧化功能药物,其能够有效刺激多种抗氧化剂代谢循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水平,并能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水平,对改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具有重要作用[5]。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CSS评分为(4.72±1.01)分、TSS评分为(4.26±0.84)分,两组数据对比,P<0.05;联合组患者腓前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与单一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4%,低于单一组,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能够有效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牟健,陈艳,周芳等.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141-1143.

[2] 高洁,张艳锋,黄连铭等.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59-61.

[3] 司芹芹,牛晓红,李俊岩等.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2175-2177.

[4] 王玉红,毛明利.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神经电生理及感觉定量检查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5):1802-1804.

[5] 刘建民,崔富英,王聪丰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R活性、NO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2):1851-1852,1856.

猜你喜欢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