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逐瘀通淋汤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临床效果

2018-10-29 01:55郑雅芳朱忠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郑雅芳 朱忠才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逐瘀通淋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且术后拔除导尿管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中西医药治疗方法(逐瘀通淋汤100 ml 2次/d口服,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方法(单纯应用广谱抗生素),两组疗程均为7 d。分别于治疗前、后以患者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与排尿日记记录(平均每次尿量、24 h平均排尿次数)、国际LUTS症状程度轻、中、重评分和最大尿流率为疗效评判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24 h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及国际LUTS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尿流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通淋汤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安全、有效的方药。

【关键词】逐瘀通淋汤;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下尿路刺激症状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51-0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排尿障碍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对本病的治疗仍是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腔内泌尿外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经尿道手术如TURP、TUIP、TUVP、PKRP、HoLRP等已被我国各层医院广泛应用,而TURP仍被公认为治疗本病的“金标准”。然而,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同开放性手术一样,经尿道手术术后多半患者伴有尿路刺激症状,且临床单纯应用抗生素多不易缓解。我院自2016年以来,应用自拟逐瘀通淋汤加减配合抗生素治疗TURP术后LUTS症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病例选自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我们采用Olympus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且术后伴有LUTS症状的患者120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60~70岁者36例,70~80岁者24例;对照组60例中,60~70岁者39例,70~80岁21例。术前有尿潴留者治疗组16例,对照组18例。术式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留置三腔Foley氏导尿管,均在术后3~8 d拔除。术后病理报告:治疗组中前列腺结节样增生伴慢性炎症者31例,伴前列腺结石4例,伴膀胱结石2例(结石较小,术中由电切镜取出);对照组中前列腺结节样增生伴慢性炎症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治疗前后患者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排尿日记记录(平均每次尿量、24 h平均排尿次数)、国际LUTS症状程度轻、中、重评分和尿流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临床确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前列腺结节样增生者,且拔除导尿管以后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余沥、尿道灼热等尿路刺激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参加并能够遵照研究要求服药。

1.3 排除标准 24 h平均每次尿量>200 ml或平均排尿次数<8次者;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肿瘤;糖尿病;膀胱结石需切开取石者;上尿路结石尤其是输尿管末端结石引起尿路刺激症状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60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前均排气,当日给予逐瘀通淋汤100 ml 2次/d口服。主要方药为: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桃仁12 g、红花12 g、滑石20 g、薏米15 g、瞿麦15 g,黄芪12 g,牛膝12 g、琥珀粉3 g。加减: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15 g、茜草根15 g;脾肾亏虚者加山药20 g、熟地20 g等。同时应用广普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单纯应用广普抗生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5.1 疗效观察指标 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②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的比较;③两组治疗前后平均每次排尿量的比较;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LUTS症状程度轻、中、重评分比较;⑤治疗前尿流率(Qmax)比较。

1.5.2 总疗效判断 ①临床痊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②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③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④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以治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总显效率,治愈、显效和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6 统计方法 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处理;②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者将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与分析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Ridit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生活质量提高均有疗效,且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2.3 两組患者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24 h排尿次数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24 h排尿次数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次排尿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24 h排尿次数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每次排尿量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24 h平均每次排尿量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24 h平均每次排尿量改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逐瘀通淋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排尿次数、增加排尿量、减轻尿路刺激症状,从而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经尿道前列腺术后以及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仍属于创新领域,我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委员会也在积极制订前列腺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方案。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必将在未来的泌尿外科领域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刘润明,王明珠.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下尿路症状分析及对策.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3,8(2):82-83.

[2] 陈志强、江海身.中医临床诊治一男科专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

[3] 林兆丰.前列腺切除手术前后的病机异同.中医研究,2004,17(1):4-5.

猜你喜欢
良性前列腺增生
药物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前列舒通和哈乐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随机对照研究
经尿道肾镜碎石联合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短期大剂量爱普列特联合坦络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坦洛新联合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