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及对牙齿咬合功能影响分析

2018-10-29 01:55赵士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正畸正颌畸形

赵士军

【摘 要】目的:为了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对患者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探究此方法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唇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正颌组(采用正颌术治疗)和联合组(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牙齿咬合功能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牙齿的SNA、SNB以及ANB三个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联合组患者三个指标明显均优于正颌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牙齿咬合功能进行评分,联合组评分优良率可高达93.33%,明显高于正颌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改善唇腭裂术后患者牙颌面出现畸形的情况,以及影响牙齿咬合功能的情况,采用正畸联合正颌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牙颌面的畸形,还可以提高牙齿咬合功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正畸;正颌;唇腭裂术;牙颌面;畸形;咬合功能

【中图分类号】R781.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73-01

唇腭裂患者在术后有大部分人均有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特点,会导致面部的畸形,同时伴有下颌骨的改变、咬合功能的障碍等,临床上单纯的给予患者正畸或者正颌术进行治疗,效果不佳[1]。本次实验随机选取我院60例唇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合理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牙齿咬合功能评分对比情况,探究采用正畸联合正颌的方法,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唇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正颌组和联合组,正颌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8~29岁,平均年龄(23.15±2.06)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0.26±3.19)年;联合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7~31岁,平均年龄(24.03±2.67)岁,病程3~22年,平均病程(11.52±2.6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影像学X线对畸形部位进行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畸形的程度,并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正颌组采用正颌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全身麻醉后,在口腔前庭沟部位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上颌骨的移位,放置中间牙颌板,用微型钛板和钛钉进行固定,根据上颌骨的部位对下颌骨进行调整,最后置入终末牙颌板,利用钢丝进行固定,用钛板和钛钉进行固定,缝合包扎切口。

联合组,在进行正畸治疗前,利用直丝弓进行矫正,然后实施正颌治疗,与正颌组方法相同,正颌术后2d再次进行正畸治疗,牵引颌面。可利用橡皮圈垂直牵引。根据患者的咬合情况进行牵引程度和方向的调整,叮嘱患者术后定时的复查,以便医师对患者的观察,適当的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SNA、SNB、ANB三个指标,进行对比;(2)对患者咬合功能进行评分,分为优(7~9分)、良(4~6分)、差(0~3分),计算出优良率后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当P<0.05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NA、SNB、ANB三个指标对比 如表1所示,对两组患者牙齿的SNA、SNB以及ANB三个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联合组患者三个指标明显均优于正颌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牙齿咬合功能对比 如表2数据显示,对患者牙齿咬合功能进行评分,联合组评分优良率可高达93.33%,明显高于正颌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畸形,患者可在婴幼儿期进行唇腭裂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会导致上颌骨发育畸形,导致下颌骨的改变,严重影响牙齿的咬合功能。为了改变这类患者的症状,临床上给予单纯的正畸或正颌术进行治疗,但是其效果较差,有医师大胆提出,若能将两种方法联合在一起,效果会不会达到理想的目的[2]。

本研究选取我院60例唇腭裂术治疗后牙颌面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合理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可发现,采用联合方案的患者,牙齿SNA、SNB、ANB三个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对患者牙齿咬合功能进行评分,可发现,联合治疗的患者优良率可高达93.33%,其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综上所述,针对唇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患者,给予正畸联合正颌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变患者牙颌面畸形的状态,且能改善患者牙齿咬合功能,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宇,徐扬,刘怀勤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2(3);58-59.

[2] 喻建设.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693-1694.

猜你喜欢
正畸正颌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正颌外科治疗手册:团队协作》出版发行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稳定性研究
预见性护理结合护理路径在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临床应用
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效果分析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