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10-29 01:55于洋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冠心病心绞痛阿托伐他汀

于洋

【摘 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甲乙两组,前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再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就心电图疗效而言,乙组总有效率(93.9%)比甲组(78.8%)高,差异显著(x2=4.029,P<0.05);乙组患者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97.0%)比甲组患者(81.8%)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2=3.641,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补阳还五汤;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96-01

一旦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将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进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对此病加以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现为了解常规西药与补阳还五汤联合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案将对我院所收治的3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以常规西药+補阳还五汤治疗,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同时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系统功能异常者、精神异常者等。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甲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为41~77岁,平均年龄为(60.3±1.6)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病程(6.8±1.6)年。乙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为43~79岁,平均年龄为(61.6±1.8)岁;病程10个月~13年,平均病程(7.1±1.5)年。对照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1次/d,20mg/次;硝酸异山梨酯(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370),3次/d,10mg/次;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78),1次/d,0.1g/次。持续治疗一个月。

乙组:在甲组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再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其主要成分有:黄芪30g、赤芍15g、川芎15g、炙地龙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尾10g。针对阴虚者,可添加五味子、生地黄各10g、麦冬15g;针对痰盛者,可添加石菖蒲、法半夏各10g,全瓜蒌15g;针对寒盛者,可添加细辛3g、桂枝10g。取水煎煮,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持续治疗一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患者通过一个月的治疗后,其心电图恢复至正常值,为显效;患者治疗前心电图S-T段下降,经治疗后上升0.05mV及其以上,但并未达到正常值,且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亦或者是T波从平坦变成直立,室内传导阻滞好转,为有效;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并无变化,为无效[1]。

(2)综合疗效判定标准: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下降2级,胸痛、胸闷症状基本消退,在休息状态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正常,无需借助药物治疗,为显效;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下降1级,胸痛、胸闷症状有所改善,在休息状态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有所改善,但并未达到正常水平,扔需借助药物加以控制,为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并未改善,心电图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疗效分析 如下表1所示,甲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8%,乙组为93.9%,组间相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029,P<0.05)。

2.2 综合疗效分析 见表2,甲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为81.8%,乙组为97.0%;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3.641,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中属于“心痛”、“胸痹”范围,对于此病的治疗,应坚持行气止痛、补气活血为主[2]。在本研究中,提出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此方源自《医林改错》,其中的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另外,现代药理研究指出:黄芪可起到扩张冠状动脉,提升冠状动脉储备,强化心肌收缩,促进心排血量的作用[3]。当归尾、赤芍以及川芎等具有活血、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红花以及桃仁具有活血的作用;炙地龙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以上药物相配合使用,即可达到活血通络、补气止痛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乙组患者,其治疗后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以及综合疗效均优于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甲组患者,即78.8%vs93.9%、81.8%vs97.0%,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西药与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促进心电图恢复正常,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婵.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2):24-26.

[2] 王莹,翟文勇.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1):1276-1277.

[3] 王慧云,赵军香.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0):1089-1091.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冠心病心绞痛阿托伐他汀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