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探究

2018-10-29 01:55党美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党美萍

【摘 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导入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之间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进行对比,以计算机随机化的形式将待观察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本文重点研究的舒适护理干预形式,另外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的护理形式,两组患者的总人数均等为39人,结合患者在护理期间,心理状况、生活水平、显效程度等,对护理的最终结果进行测评,同时收集患者的意见,反馈成表格的形式记录患者的满意度,使得本次研究更具人文特点。结果:经过为其4周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生活质量极大的提升、心理活动也逐渐趋于健康与积极的状态,临床上的显效更为明显,同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无论立足于哪一视角,观察组的护理成效都相对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过程中,导入舒适护理干预的形式,满足老年人特定人群的需求,基于身体心理等各个条件,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护理保障。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06-01

引言:老年人随着身体素质的下降,抵抗力较为薄弱,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后,代谢水平降低,各个方面的指标失衡,使得老年人原本就脆弱的心灵更添一层创伤,随时可能诱发患者的情绪崩溃,患者同时伴有精神上的抑郁等,临床上的依从性较差,做为老年人多发且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病死率较高的数据提醒下,不仅是治疗手段,护理上也应加以重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患者心脏功能下降的同时,为患者排忧解难,舒缓患者的心理郁结,以综合的视角,从生理、心理、身体等层面完善护理措施,临床的效果较为突显,现将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之间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进行对比,以计算机随机化的形式将待观察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总人数均等为39人,其中观察组采取本文重点研究的舒适护理干预形式,男性患者共19例,女性患者共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8.23±3.26) 岁范畴内, 患者的病程从3年到5年不等,另外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的护理形式,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1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7.25±3.42) 岁范畴内, 患者的病程从3年到6年不等,全部参与观察的患者均经过心超检查确诊,并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的干扰,其中患者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的比例为20:32:26,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

2.方法

2.1 对照组:常规化护理 患者的生活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做好病房的消毒处理,嘱咐患者用药,定期做好患者的生命指标监测,以便及时的发现患者的不良症状做好预处理。

2.2 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 与患者沟通后,对病房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控,使得患者感到舒适,了解患者的饮食与作息习惯,规避部分不良的日常习惯影响,同时让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与所用药物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的依从度,为患者树立信心,部分心理较为焦虑的患者,可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结合老年患者播放一些温和的戏曲等,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水肿等问题,可嘱咐患者的家属在闲谈中,采取半坐卧的体位,使得患者一直处于舒适的状态中接受治疗,患者缺氧过程中,及时的吸氧护理并做好有关器械的消毒,老年患者同时伴有呼吸音、高血压等,应结合具体的病情状况,做好记录并结合患者的发病规律提出对应性的护理方案。

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以百分比%与均值±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t检验,产妇在接受护理前后的情况对比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指标测评

收集WHO有关病情资料,结合其标准评估护理的效果,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1~2级水准视为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1级水准,或显然接近1级水准视为显效,患者无明显临床变化视为无效。

二、结果

两组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例数为18,显效例数为16,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例数为20,显效例数为12,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显现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度、心理健康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三、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随之攀升,老年人已经走到了“秉烛之光”的时代,此时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极高,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减弱,开始出现紧张与慌乱等不良情绪,此时不仅要科学的导入治疗措施,还应在护理上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舒适的护理干预,保持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舒适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日常习惯、药物认知等不同的视角进行干预,通过舒适的体位、舒适的环境、舒適的心理认知等,缩减患者机体的紧张度,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满意反馈效果,随着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提高,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观察告一段落,其呈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瑜利, 刘亚平, 刘艺华.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 吉林医学, 2014(12):2664-2665.

[2] 庞丹.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9(18):252-253.

[3] 占艳.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9(10):1407-1408.

[4] 赵金梅. 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4):243-244.

猜你喜欢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万启南教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经验
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