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

2018-10-29 01:55卢春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卢春君

【摘 要】目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早期宫颈癌术后),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9日至2017年2月9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9例,分别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以及常规联合家庭干预(观察组)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身体功能、社交功能以及角色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焦虑、抑郁、抗拒、恐惧以及强迫症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家庭护理干预;早期宫颈癌术后;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32-01

宫颈癌属于恶性肿瘤中的一类,其发病率居临床女性肿瘤患者之首,且该病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对于早期患者,在发现后可采取手术进行切除,能够完全治愈。但由于该病属于生殖系统肿瘤,手术后不仅对患者性功能与生育功能造成影响,也给其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次我院就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早期宫颈癌术后),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9日至2017年2月9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9例,患者均为早期宫颈癌,且已实施手术治疗,家属及患者在知情同意后实施干预。

观察组:年龄由28岁至60岁不等,平均(43.17±7.26)岁,其中小学文化13例,初中文化8例,高中或中专文化5例,本科及以上文化3例。

对照组:年龄由27岁至61岁不等,平均(43.23±7.12)岁,其中小学文化12例,初中文化9例,高中或中专文化6例,本科及以上文化2例。

两组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

观察组:常规联合家庭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反复进行收缩阴道与肛门的动作,收缩3秒至5秒后放松再继续,持续训练15至30分钟,每天进行2次或3次,连续进行5周。该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唤醒患者盆地浅层与深层肌肉的收缩感,增加腹部与会阴收缩力,提升患者性功能[1]。推荐患者进行一些慢跑、爬山、瑜伽等放松性运动,简单瑜伽法:将双脚与肩保持同宽,膝盖微微弯屈,眼睛注视下方,用嘴进行缓慢深呼吸。之后将身体慢慢降低,闭目,改为鼻呼吸,抬起双手做向上的捧球动作。接着用嘴进行深呼吸,并将双臂向前弯屈,使头部与身体缓慢向地面放低,最后保持缓慢呼吸,逐渐放松,保持宁静状态。该瑜伽法能够加强患者尿道表层肌肉、肛门括约肌、盆底肌以及肛提肌的收缩力,起到改善肌肉柔韧性以及灵活性的作用,使患者压抑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安排家属对患者进行经常的探望,多鼓励患者,提升其对今后生活的信心。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每2星期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解答一些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并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2]。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生活治疗情况,包括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身体功能、社交功能、角色功能,同时,并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包括焦虑、抑郁、抗拒、恐惧以及强迫症。

1.4 数据统计 把患者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中进行比较,用P小于或大于0.05来表示两组之间的差。

2 研究结果

2.1 生活质量 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身体功能、社交功能以及角色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显著(x±s ),(P小于0.05)。

观察组(n=29)情绪功能73.18±5.29分、认知功能63.74±3.18、身体功能69.97±5.92分、社交功能68.29±5.74分、角色功能64.83±4.50分。对照组(n=29)情绪功能56.74±5.13分、认知功能42.89±4.53分、身体功能57.13±4.64分、社交功能54.63±5.31分、角色功能51.04±5.77;T值(分)情绪功能12.0143、认知功能20.2865、身体功能9.1928、社交功能9.4075、角色功能10.1487;

2.2 心理状况 两组焦虑、抑郁、抗拒、恐惧以及强迫症评分对比差异显著(x±s ),(P小于0.05)。观察组(n=29)焦虑1.63±0.28分、抑郁1.64±0.62分、抗拒1.52±0.61分、恐惧1.22±0.43分、强迫症1.74±0.65分;对照组(n=29)焦虑2.79±0.411分、抑郁2.58±0.48分、抗拒1.97±0.37分、恐惧1.64±0.25分、强迫症2.18±0.31分;T值(分)焦虑12.5820、抑郁6.4559、抗拒3.3967、恐惧4.5472、强迫症3.2903;P值0.001。

3 讨论

宫颈癌患者虽然可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但治疗后会给其身体造成一些不可修复的损伤,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带来不小的影响[3]。本次我院就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结果可知,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身体功能、社交功能以及角色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焦虑、抑郁、抗拒、恐惧以及强迫症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这也与郑新燕、周燕在《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中得出的結论相似[4]。

综上所述,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娥. 家庭护理改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 健康前沿, 2017, 26(10).

[2] 张弢. 家庭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 24(24).

[3] 陈琪珍, 田淑娜, 陈雄.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7).

[4] 郑新燕, 周燕. 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5):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