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3例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2018-10-29 01:55乔琦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止血失血性休克产科

乔琦

【摘 要】目的:对53例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所诊治的5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因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改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4%,病死率为5.6%。结论:加强高危产妇的分级管理、提前住院待产可以减少发病率;医生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配合严密的监测体系,迅速判断病情,按照产妇抢救流程并且科学规范操作,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机。

【关键词】产科;失血性休克;止血

【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35-01

前言: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这种休克出血量大而快,会对其生命状况造成影响。在我院失血性休克比较常见,若是采取的方法不完全合理,即使尽力抢救并取得成功,也可能引发多种后遗症。因此,安排临产产妇住院待产及对失血性休克产妇进行合理抢救是改善产妇围产结局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最近八年里来我院的53例失血性休克产妇的治疗记录,调出年龄在17岁与43岁之间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了解她们的手术方法和用药的要求。在我们医院的数据中,经产妇33例,初产妇20例;阴道分娩13例,剖宫产40例。发病原因:胎盘残留9例,胎盘粘连11例,宫缩乏力16例,软产道损伤4例,子宫内翻出血5例,子宫破裂3例,腹腔妊娠出血2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大出血1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3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皮肤苍白、肢体湿冷、手指发绀等。出血量:500~2000mL,SBP降低15~25mmHg,DBP≤40mmHg,脈搏>100次/min,呼吸>45次/min,其中血小板异常4例,心电图异常6例,黄疸伴肝功能异常3例。

1.2 方法 患者发生险情后医生应迅速判断病情,制定抢救方案,迅速展开抢救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患者出现子宫收缩不良时,应该使用宫缩剂来增强子宫收缩性能以及按摩子宫等。同时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 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等。对于产后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人群,人员一定要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师参加,快速进行颈内静脉穿刺,通过深静脉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迅速扩容,输血,维持血压,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检查过程中需要持续孕产妇危重症抢救流程①失血性休克孕产进入危重症抢救流程,启动由医务科、产科、麻醉科、药剂科、检验科医护人员组成的抢救小组。②患者平卧位,面罩给氧,保暖,开通两条以上有效静脉通道,必要时予呼吸机辅助通气。③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和度,计算液体出入量;动态监测动脉血气、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及肝、肾功能。④限制性液体复苏:30 min内快速输入平衡液1 000 ml,此后10 ~ 20 min输贺斯 ( 高渗盐水及羟乙基淀粉混合液)500 ml,纠正酸中毒,使平均动脉压≥60 mm Hg〔1〕。⑤根据失血量补充相应的红细胞悬液,按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为6∶4∶2〔2〕输其他血液成分。⑥同时针对出血原因快速止血治疗,出血凶猛、止血困难或已发生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果断切除子宫。⑦抢救成功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护,并应用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相应的保护胃黏膜、肝肾功能治疗。若有心衰症状出现,给予西地兰0.4mg缓慢静注,达到护心效果。必要时可果断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有效的液体复苏休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大量失血,不仅损失大量红细胞,而且功能性细胞外液可减少 20%~30%。因此,必须补充电解质溶液,使患者体内维持细胞平衡。临床上多用快速输入平衡液治疗法,但其在血管内不稳定,为了维持血压需持续大量输注,但这将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部位血栓冲落再出血以及组织水肿、再灌注损伤等。因此在危重症抢救流程中应选择了限制性液体复苏,30min内输入平衡1000ml,此后10~20min内输入贺斯500 ml来维持血容量,使平均动脉压≥60mmHg。贺斯是一种高渗盐与羟乙基淀粉混合液体,其原理是利用高渗盐快速回收组织间液,10min内扩容达4~5倍,又利用羟乙基淀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和维持了扩容的效果,缩短了纠正休克的时间,减少了输液量,同时防止了脑损伤。

2 结果

53例患者经过抢救,51例患者脱离危险,经后期治疗后痊愈出院,死亡2例,1例胎儿难产,持续出血抢救无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死于急性心力衰竭。本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4%,病死率为4.6%。

3 讨论

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产前应结合患者病历及其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对多胎、有剖宫产史、流产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产后出血概率相对较高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及早使用留置针和建立静脉通道。在分娩过程中合理使用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和胎盘剥离,以及宫腔内血窦迅速闭合,从而减少大出血的概率。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并尽量缩短第三产程。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及时检查软产道有无血肿或裂伤,按摩子宫,按压宫底,防止宫腔积血,并给予严密的监测。

结语

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是一个需要不断改善、不断提升的课题,由于目前医者急诊治疗、处理危机情况的能力有限,加之仪器设备等不够完善以及产科失血性休克病情复杂,因此需要医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同时对潜在患者进行监测,早期识别、提前预防、及时就诊、合理应用有效的抢救流程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妇及胎儿危险环境,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单锦妹.剖宫产术时子宫大出血保留子宫10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13(21):139.

[2] 王月东,杨坡,李任飞.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3):314.

猜你喜欢
止血失血性休克产科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孕产妇生产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
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术在难治性后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