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中的应用

2018-10-29 01:55龙隆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龙隆

【摘 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探讨。方法: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2018年5月-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经护理专案质量改进之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各自的肢体肿胀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早期肢体总肿胀率和干预后的VAS评分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肢体肿胀中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36-01

肿胀是指机体遭受暴力作用后,机体局部组织对损伤的一种反应,由局部炎症性充血和血管通透性增高,使液体成分渗出所致[1]。在治疗期间,患者早期骨折部位常出现肢体肿胀,如处理不当,则可增加患者住院日及经济负担,推迟创口及骨折愈后,增加伤口感染机率,甚至引起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更甚者可导致患肢残疾。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①年龄14~70岁;②伤后24h内入院;③四肢闭合性骨折;病例排除标准:①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②合并其他可威胁生命安全疾病的患者; 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5月-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骨折的诊断标准[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经护理专案质量改进之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的护理,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之前,首先进行现状调查,本次发现局部冷疗不到位、功能锻炼指导缺乏、患肢抬高高度不合适是导致患者早期肢体肿胀的重要因素,对此,在设计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时将上述内容作为护理专案质量改进的重点项目。

其次,在明确护理缺陷后,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主要原因为:①现用硬冰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与皮肤贴合差,患者不易接受,且科室无规范的冷疗技术操作流程②目前使用病床床头和床尾均无抬高高度具体标识,护士操作时随意性大,③科室无辅助锻炼工具,患者对护士功能锻炼的指导依从性差,然后结合患者情况设定具体的综合护理干预目标,初步设定的目标为将患者的早期肿胀发生率降低至20.0%以下。

最后,制定具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第一,摒弃科内传统的硬冰袋,网购新型加拿大蓝冰袋,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冷敷疗效;第二,根据《55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物理降温法》和《骨科术后物理疗法-冷疗技术》要求,制定系统的专科冷疗技术操作流程,将各项护理措施规范化、细则化;第三,增加辅助锻炼工具,即网购下肢拉伸带并对其固定的稳妥性加以改良,然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功能锻炼方案,展开一对一的心理护理,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第四,自行设计、制作多功能病床升降高度标识,并对其粘贴位置及要求进行统一规范,方便护士及家属操作,第五,对全体护士进行冷疗技术操作培训,要求人人熟练掌握,并纳入质量检查范围。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早期肢体肿胀情况,计算患者VAS评分[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0分析处理数据,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早期肢体肿胀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早期肢体肿胀情况的比较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早期肢体总肿胀率明显更低。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5.58±1.45)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5.41±1.68),两组数据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过程中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均得到下降,分别为(1.25±1.07)分、(3.04±1.06)分,此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近年来,四肢闭合性骨折在临床越来越常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護理期间通过相关措施对患者的骨折肢体肿胀情况进行预防是关键。

本次研究顺利完成,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早期肢体肿胀情况以及VAS评分的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值均明显更优(P<0.05)。研究结果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中的积极效果,相较于常规护理,各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在改善患者生理各项指标的同时,优化患者心理指标,整体来看,可有效预防患者早期肢体肿胀,促使患者骨折早日愈合。

综上所述,对于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和改善患者早期肢体肿胀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的专科冷疗操作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官大威.法医学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 贾琼瑶,尹姿文,高艳丽.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以及术后护理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18):133-134.

[3] 黄俏弦.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与术后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6):879-880.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型痔疮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