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状况评估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8-10-29 01:55俞江波康慧清左秀娟邹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

俞江波 康慧清 左秀娟 邹爽

【摘 要】目的:研究营养状况评估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BMI值为(20.08±2.24)kg/m2、ALB为(32.84±5.29)g/L,两组数据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率为22.22%,对照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率为47.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接受营养状况评估,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营养状况评估;晚期结肠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39-01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且为恶性肿瘤[1]。结肠癌多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交界处,此病的产生与患者的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有关,此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患者在病发后伴有腹胀、腹痛、低热、贫血、消化不良和便血等不良症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腹腔积水、水肿和黄疸等症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结肠癌患者的消化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其营养状态较差,因此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要注重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饮食结构,促进病情的好转[3]。本文主要研究营养状况评估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患者。

对照组结肠癌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处于53-76岁,平均年龄为(64.38±6.22)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病程范围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27±0.51)年。

实验组结肠癌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处于54-77岁,平均年龄为(65.41±6.28)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病程范围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91±0.56)年。

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方法为: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向患者详细讲解关于结肠癌的知识,使患者能够对结肠癌有全面的认知,并使患者了解结肠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在对结肠癌患者治疗前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对存在负性情绪和负面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营养状况评估,方法为:

①使用RNS-2002量表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在评估时,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情况,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按照评估指标,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②关于饮食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认知功能,向患者宣讲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在治疗康复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③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摄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并避免摄取生冷、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④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多让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等活动,做到劳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统计2组患者的BMI值和ALB等营养指标,并在护理后统计患者的营养风险。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值小于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对比 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的BMI值、ALB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BMI值为(20.08±2.24)kg/m2、ALB为(32.84±5.29)g/L,两组数据对比,P<0.05。如表1:

2.2 两组营养风险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率为22.22%,对照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率为47.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

3 讨论

随著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现今人们过多的使用生冷、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并且长期暴饮暴食,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多种消化系统疾病[4]。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且属于恶性肿瘤,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结肠癌患者的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到病情的中期,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迁移,患者会出现血便、粘液便的症状,使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受到严重的影响[5]。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结肠癌患者的消化功能出现严重异常,导致患者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因此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需要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营养干预。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给予患者营养状况评估,能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对饮食有正确的认知,促使患者坚持合理的饮食,并结合运动,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促进病情的好转[6]。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BMI值为(20.08±2.24)kg/m2、ALB为(32.84±5.29)g/L,两组数据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率为22.22%,对照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率为47.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接受营养状况评估,能够有效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然后通过护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君.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226.

[2] 李惠明,何淑君.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150,155.

[3] 王小欣.营养护理干预联合补中益气中药对结肠癌术后连续多疗程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80.

[4] 余玲.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5):2876-2877.

[5] 鄭细莲.术后极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老年结肠癌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210-212.

[6] 王晔琳,甘薇,苏琴等.结肠癌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状况及营养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3.

[7] 胡霜凝,赵焕.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结肠癌患者晚期癌痛干预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1):120-121.

[8] 姚金贤.对晚期肠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231-232.

[9] 刘秀华.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7,2(06):146-149.

[10] Zhu Yi, Zhang Wei.Effect of quality care on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n cancer [J].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2016,19 (06): 902-905.

[11] 罗正明.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3):123-124.

[12] 徐兴婵.健康教育在晚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意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307.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
探究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结核性胸腔积液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