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颅损伤者采取ICU监护和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0-29 01:55谢金花张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护理

谢金花 张艳

【摘 要】目的:探讨ICU监护和护理对重症脑颅损伤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颅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监护和护理,观察组为ICU监护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ICU监护和护理对重症脑颅损伤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重症脑颅损伤;ICU监护;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61-01

重症脑颅损伤为极为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早期的症状主要为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等,部分患者甚至产生失明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监护和护理措施非常的重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呈正比,ICU监护和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ICU监护和护理对重症脑颅损伤者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颅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24-76岁,平均年龄为(37.24±1.2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18例、大专以下学历护理人员为1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患者15例、高处坠落伤患者8例、压砸伤患者7例;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2-76岁,平均年龄为(37.14±1.3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16例、大专以下学历护理人员为1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患者17例、高处坠落伤患者7例、压砸伤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受伤原因)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重症脑颅损伤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骨创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监护和护理,给予患者肝肾功能监护、生命体征监护等,实施预防感染、脑细胞保护、并发症预防、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为ICU监护和护理,ICU监护[3]:①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观察,通过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观察,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村子啊缺氧的情况,因此,为患者实施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非常的重要,在实施监测的同时,应准备好吸痰机,一旦发现患者呼吸不畅,及时应用吸痰机吸痰处理,保证患者呼吸系统的畅通,依据患者的血液生化分析指标、血氧监测值,对患者的供氧量实施调整,尽量降低患者产生肾功能不全、脑水肿、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了,及时解决患者缺氧的状况。②针对该疾病患者的治疗,早期患者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能降低患者病死率,针对颅内血肿症状,及时救治,还能加大脑疝手术成功率;当患者产生颅内血肿、脑疝等症状时,患者的瞳孔会产生变化,通常采用意识状态来对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实施判定,因此,对于意识状态和患者瞳孔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③针对颅内压升高、脑疝患者,会出现情绪燥动不安症状,使得患者肢体活动产生异常;颅内压升高时,主要表现为头痛、水肿、呕吐等,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测。

护理[4]:①基础护理:对患者的体温实施动态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救治,必要时可以应用冬眠合剂辅助治疗;当患者为高热症状时,可以为患者使用冰帽,减少对脑部的损伤;密切监测患者的组织器官功能变化。②肠内营养:依据患者的实际病况,为患者尽早实施胃管留置,泵入胃肠内营养液,保持500-1000ml/d的输入量,速度控制在40-80ml/h;营养液要注意保温,预防反流。③并发症护理:针对可能产生的口腔感染、压疮、结膜炎等症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护理效果判定标准[5]:①优:神经功能完全好转或明显好转,生活能力恢复正常或明显恢复;②良:神经功能有所好转,生活能力有所恢复;③差:神经功能无变化或恶化,生活能力无变化或恶化;优良率为优与良之和的百分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

作者简介:谢金花,(1987-09),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南通市高安县,学历:本科,职称:护师。

10分,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反之,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轻。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依据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100分,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与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x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 两组的优良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 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为典型的脑科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性极高,具有预后差,后遗症多的特点,易产生高颅压、急性脑水肿等症状,一旦处理不善,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为患者实施ICU监护和护理极为重要,通过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能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应用价值极高[6]。

综上所述,ICU监护和护理对重症脑颅损伤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满意度,ICU监护和护理值得重症脑颅损伤者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莎 , 费娜 , 李好,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监护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285-286.

[2] 杨文梓 , 沈琴 , 孙亮,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73-676.

[3] 韩涵, 耿延花, 臧舒婷.急诊ICU中应用改良探视制度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40-141.

[4] 蔡庆红.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101-103.

[5] 曹凤萍, 梁伟灿, 叶文华,等,探讨重度颅脑损伤行早期ICU监护治疗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4585-4587.

[6] 郑美仙, 颜雅燕, 李普明.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5):10975-10975.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