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2018-10-29 01:55鲍兰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鲍兰军

【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对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32例中,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6.9%)明显优于对照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康复治疗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疗效满意,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周围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74-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肢端出现麻木、灼热、针刺或迟钝感,容易导致肢端受伤,且受伤后不容易愈合,会导致长期溃疡现象,严重者需要截肢[1]。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其加以重视。针对该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促使患者治愈或逆转病程发展,在常规药物治疗中,其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便提高治疗效果[2]。在本次研究中,对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64例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内常规治疗)与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为(57.3±3.6)岁。病程为4个月至9年,平均为(4.2±0.4)年。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在47-78岁之间,平均为(58.1±3.7)岁。病程为5个月至10年,平均为(4.7±0.8)年。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神经反射疾病者、严重肝肾、心脏病变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需要对血糖进行合理控制,及时改善微循环状态,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1)高压氧治疗。

需要采用高压氧对患者进行治疗,高压氧设置为200-250kPa,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维持1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以便持续治疗3-5天。

(2)红外线治疗。

采用红外治疗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治疗,照射光波长设置为0.85-0.95mm左右,强度控制在弱-中等左右,每天治疗1次,每次维持20分钟,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

(3)低频脉冲治疗。

需要采用低频脉冲仪器对患者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或2次,每次治疗维持20分钟。

(4)功能锻炼。

需要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适当的开展功能训练,根据患者喜好与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并及时鼓励患者,告知患者需要持之以恒。可以开展太极拳、体操、上下楼梯、慢走等练习。在首次运动的时候需要注意对血糖进行检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并观察患者是都运动量合理,不合理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未改变。另外,需要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其中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1%,其中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截肢或死亡。在对该病的分析中,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其发生因素较多,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等方面。该病会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综合康复治疗中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3]。

高压氧治疗能够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效果在血液循环与身体组织中,其氧气含量,神经组织氧气指数会显著提高,微循环状态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可以显著提高对代谢性酸中毒可以进行缓解。红外线治疗可以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促使一氧化氮的释放,扩张血管,缓解疼痛[4]。低频脉冲治疗可以对神经肌肉兴奋处理,提高神经系统自我修复与再生能力。加强运动锻炼可以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将上述治疗综合起来可以形成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将其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5]。

综上所述,将综合康复治疗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疗效满意,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周围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凤利.论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24):180-182.

[2] 陈泽响,陆磊,赵玉武.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1):110-112.

[3] 于桂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03):263-264.

[4] 侯桂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19(03):192-193.

[5] 丁忠秋,吕昌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60例观察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13):138-139.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