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

2018-10-29 01:55曾会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肠道准备品管圈活动结肠镜

曾会萍

【摘 要】目的: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月-2018.1月间行品管圈活动后的131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2017.1月-2017.12月间行品管圈活动前的131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122例(93.13%),高于对照组74例(56.49%),(x2=35.620,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结肠镜;肠道准备;肠炎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75-01

结肠镜多指纤维结肠镜,是消化内科常见诊疗技术,临床运用结肠镜通过肛门插入可检查直肠、升结肠、盲肠、降结肠等情况,可早期发现肠道病变、并提供治疗。而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可直接影响检查结果,肠道准备质量高的情况下,结肠镜检查顺利,结果准备,检查过程中受到肠道内部因素影响较小[1-2]。如肠道准备合格率较低时,可能影响肠镜检查效果,妨碍操作,甚至导致误诊、漏诊。因此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我院于2018.1月-2018.1月间收治的131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析品管圈活动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1月-2018.1月间行品管圈活动后的131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包括男性81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在26-60岁,平均为(43.5±6.0)岁,疾病:结肠息肉57例、肠炎40例、肠易激综合征20例、其他14例。选择2017.1月-2017.12月间行品管圈活动前的131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男性83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在25-60岁,平均为(44.0±6.1)岁,疾病:结肠息肉56例、肠炎41例、肠易激综合征21例、其他13例。两组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1)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组员由结肠镜检查科室护士组成,包括3名成员,护士长担任组长,由1名护士担任联络员,负责联系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开会讨论,明确品管圈组名、主题,最终确定主题为“提高肠道清洁合格率”,圈名为肠净圈,制定活动计划。(2)护士对科室过往发生过的肠道清洁不合格事件进行总结,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得出影响肠道清洁率的相关因素。主要与服药后活动度少、饮水量不足、饮食准备不足、患者对肠道准备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等[3]。(3)设定目标,利用品管圈公式计算,现状值+( 1-现状值) ×改善重点×圈能力;本次目标值为92.00%。制定应对策略,如检查前了解患者肠道清洁情况,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制定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检查前1日护士指导患者进食粥等流食,晚上嘱咐患者口服米汤,遵醫嘱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Ⅲ)2袋兑入2000ml水中,监督患者在2h内饮完,服药后禁食;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Ⅲ)1袋兑入1000ml水中,监督患者在1h内饮完。由家属负责监督,待排出清水样粪便为宜[4]。检查前有便秘的患者,可指导其结合中医辩证配合治疗,使用中药方便秘方,打粉并应用于穴位贴敷,选穴:神阙、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在进行肠镜检查前一个晚上使用,贴敷3-4小时,以促排便,对于肠道清洁效果不佳的患者应提供灌肠。

对照组:常规遵医嘱提供肠道清洁指导。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5],结果可划分为4级,I级:肠腔内未见粪渣、粪水,肠液质地清亮,不影响肠镜检查及操作,观察效果较好。II级:存在粪水,无粪渣,操作顺利,观察较清晰。III级:存在粪便、出现浑浊液体,进镜存在难度,操作不顺利。IV级:存在糊状粪便、有粪水残留,提前终止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品管圈指同一个工作场合的人员自发组成小组,设立共同目标对某一事件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该种模式具有高度团队合作特点,依据相关活动程序统计与处理相关问题。

文章结果表明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品管圈活动干预后,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圈主题及活动方案,明确主要因素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加强肠道准备工作的健康指导,护士监督患者正确进食与服药,详细为患者解释检查前肠道准备工作细节,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正确执行肠道准备工作,提高肠道清洁合格率[6]。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可利用品管工具帮助患者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乔燕,陈艳,沈爱华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8):109-112.

[2] 李小娜,王青,孙倩等.品管圈在提高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2):111-113.

[3] 卢伶俐,李秋兰,李琴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3):423-424.

[4] 阳凤,高玉霞,王常凤等.品管圈活动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8):25-27.

[5] 高晓炎,谢婷,赵勤叶等.品管圈在提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合格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3):155-156.

[6] 张文娟,王朝霞.4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无痛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机体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265-3266.

猜你喜欢
肠道准备品管圈活动结肠镜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后再检出影响的研究
洗肠散联合结肠灌注透析在提高肠镜肠道准备效果上的研究
0~3岁婴幼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研究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