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

2018-10-29 01:55陈丽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

陈丽新

【摘 要】目的:观察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术后复发的有效的预防。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实验,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手术后86.67%的患者康复,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宫腔镜手术可以有效根治子宫内膜息肉,安宫黄体酮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术后复发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82-01

子宫内膜息肉在育龄妇女群体中较为常见,它的发病机理是子宫内膜局部增生产生光滑的突起,导致阴道不规律的出血,同时还可能影响妇女的月经,进而导致妇女不孕。目前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宫腔镜手术法,但由于子宫内膜息肉出现的根本原因未知,不能针对性的预防复发,所以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的术后复发现象较为常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90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后确定她们皆符合《妇科内镜学》中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其中有48例是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其余42例是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32.17士4.56)岁;90例患者中有5例未婚,其余85例皆已婚;具有不孕史的患者共36例,其中有19例为原发不孕,其余17例为继发不孕。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激素治疗组,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56士3.47)岁,其中有一例患者未婚,其余44例患者皆已婚,激素治疗组45例患者中,有23例是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其余22例是单发性息肉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3.86士6.29)岁,其中有4例患者未婚,其余41例患者皆已婚,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25例是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者,其余20例是单发性息肉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7天内进行宫腔镜检查,膨宫介质用生理盐水,膨宫压力达到25-38千帕。宫腔镜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大小、数目,然后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全面刮宫,尤其是宫底和宫角,刮宫后再用尺小卵圆钳钳夹进行复查,将夹出的息肉和子宫内膜物质进行病理检查。若复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仍有残留,则需要在子宫内植入双极电极头,将病灶彻底去除。

手术后对两组患者都应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激素治疗组术后三个月每天服用安宫黄体酮。对照组不服用,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所有术后预防条件都相同。以三个月或六个月为一周期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一年后统计检查结果,本研究检查了患者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的各项身体指标,检查时间是当月月经的第五天到第七天之间,因为这段时间患者子宫内环境良好、各项特征明显、易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妇科检查、乳房检查、b超以及其他常规检查指标。子宫内膜息肉是否复发主要依靠b超、宫腔镜检测、病理诊断等方法,先进行b超诊断,若诊断结果表明子宫腔内有异常回声,则很有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所以下一步利用宫腔镜检查确认或用钳夹夹取疑似子宫内膜息肉的组织,进一步用病理诊断的方法确认是否是子宫内膜息肉组织,若确认是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则说明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复发。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每次b超、妇科检查、乳房检查、肝功能、肾功能、代谢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0例手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未出现特殊状况,手术时间17-46分钟,平均手术时间(24±3)分钟,手术出血量13-75毫升,平均出血量(37±9)毫升,住院时间2-5天,平均住院时间(3.7±0.8)天,术后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

宫腔镜手术后9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共78例,治愈率为86.67%,其中激素治疗组治愈患者38例,治愈率84.44%,对照组治愈患者40例,治愈率88.89%,两组治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是两组患者是随机分配且手术操作相同。经过一年的随访数据得出,激素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2.3%,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12.5%,两组复发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素治疗组手术前月经量为(353.4±137.6)毫升,术后3个月月经量为(146.3±66.9)毫升,术后6个月月经量为(137.29±77.1)毫升,术后12个月月经量为(133.5±82.5)毫升;对照组手术前月经量为(372.3±129.6)毫升,术后3个月月经量为(256.9±69.8)毫升,术后6个月月经量为(273.9±73.6)毫升,术后12个月月经量为(286.8±113.5)毫升。激素治疗组患者妊娠数32例,妊娠率71.11%,对照组患者妊娠数34例,妊娠率75.56%,两组妊娠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是随访时间短,而且患者可以选择不妊娠。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要综合利用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首先进行阴道超声检查,通过子宫腔内的回声晕简单快捷地获取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大致位置、数目等信息,但是由于此方法不能观察到子宫腔内具体情况,所以准确度不高。宫腔镜是检查和去除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最广泛的措施,它可以直观的看到子宫腔内的情况,准确的得出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具体位置、数目、形态等信息,根据以上信息刮宫效率更高、对子宫的伤害更小,在宫腔镜的辅助下,还可以用钳夹直接取出子宫内膜息肉的组织,对其进行病理检查,检测子宫内膜息肉是否出现病变,刮宫后要在进行一次宫腔镜检查,确保子宫内膜息肉被刮除干净。

根据现有的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的信息,暂时无法得出子宫内膜息肉出现的原因和术后复发的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都较高,这说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出现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虽然具体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和术后复发的预防。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明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而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对照则说明安宫黄体酮可以有效的女方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后复发。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手术以及安宫黄体酮的使用分别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和预防其复发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雪媛,宋明芬.曼月乐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复发的Meta分析.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3):262-265.

[2] 蘇晶,张树丽,万晓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同处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观察.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11):1407-1409.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