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抑郁发生的临床因素分析

2018-10-29 01:55罗洪苍琳蔡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

罗洪 苍琳 蔡萍

【摘 要】目的:讨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抑郁的诱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一般疾病患者60人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基本情况、抑郁倾向情况、SAS和SDS进行调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倾向更为严重,可能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良、生活环境恶劣、人际交往简单及文化水平的有着一定的正性相关关系。结论:分析研究诱发心理抑郁因素为防范措施制定和提出提供了方向,有效避开不利因素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心理抑郁;诱发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209-01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劣变化,恶性血液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易复发难治愈疾病特点和长期病理不适严重影响患者正常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部分患者丧失略生存的希望,心理压力较大[1];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一直以来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药物治疗研究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各类治疗药物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但是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最佳的方式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众所周知,健康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加强治疗的效果也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的欲望.本文就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本院患有一般疾病的患者60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5.2±3.14)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统计学比较无意义,能够进行对比研究。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均符合临床标准;2.本实验经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患者积极参与;3.所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4.所有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

1.2.2 排除标准 1.其他重要器官病变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2.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和评价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包括患病时间长短、家庭婚姻状况、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子女回家频率等;其次调查患者抑郁倾向,项目包括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心情失落、沮丧甚至绝望;入睡困难或睡不安稳;感觉疲倦没有活力;食欲不振或吃太多;对自己失望或觉得自己领家人失望;难以集中注意力,很难专注于一件事;语速缓慢或动作迟缓;总想伤害自己甚至有轻生念头等;制定评定准则--对于以上情况出现的频繁程度分为完全不会,偶尔会出现,经常出现,一天几次四种,分值0-4分,得分越高说明抑郁倾向越严重;再来选取有严重抑郁倾向(得分大于20)的患者给予其自评焦虑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分析焦虑抑郁与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相应的诱发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执行,跟踪调查一年后患者的自评焦虑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得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计数资料均选用n,%,计量数据用x±s,前者用卡方检验,后者用t进行检验,P<0.05时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倾向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24.62±2.39,对照组平均得分15.32±1.29;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抑郁情况严重,其中得分在20分以上者有45人。

2.2 SAS和SDS得分情况比较 详见表1,

2.3 抑郁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45例严重抑郁患者文化水平均不高,为初中文化水平,平均患病时间为2.31±0.65年;31人目前处于独居状态,子女往来并不频密;26人生活环境较为恶劣;上述患者人际交往关系简单,社区活动参加较少,因为病痛折磨多数时间在家休息,无固定倾诉对象;在45例患者中有42例因为长期的疾病困扰家庭经济状况不良,24例患者有外债情况,生活困窘。

2.4 采取措施一年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详见表2,

3 讨论

上述实验数据证实恶性血液病患者比患有一般疾病的患者抑郁倾向更为严重,明显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原因发现其心理状况出现问题的诱导因素[3]可能包括患者文化水平低,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解,生活环境比较恶劣有饱受病痛折磨;生活方式单一,无倾诉对象,心理压力及烦闷情绪无处发泄;子女工作较忙,来往不频繁,患者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护理;家庭经济窘迫,患者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为子女的负担出现轻生念头。

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以下对应措施: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可以选择简单易懂的书籍及小游戏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帮助患者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当做日常生活的余兴结果,勾起患者的美好回忆和生存的欲望;叮嘱患者子女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必要时鼓励患者与子女一同居住;为患者制定合理适当的锻炼方案,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人际交往的频率,主动与人交谈,与朋友及亲人讲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励。

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为其制定合理的,具有针对性和个体性的护理方案,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使患者明白良好健康的心态对疾病的恢复的影响效果,增强患者疾病治愈的自信心;随时注意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交流沟通,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导措施缓解缓和紧张焦虑的情况。根据结果得知上述防范干预措施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朱珂,杨莹,杨小湜等.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1):3631-3632.

[2] Kripp,M.,Willer,A.,Schmidt,C.et al.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orders treated on a palliative care unit: Prognostic impact of clinical factors[J].Annals of hematology,2014,93(2):317-325.

[3] 劉丽婷,胡海霞,高玉霞等.国内外原发性老年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47-549.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
电梯常见事故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0kV配电变压器烧毁原因及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输出误动防范措施探讨
铁路10KV架空线路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