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下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的应对策略分析

2018-10-29 01:55王吉刘彩虹秦博文于海红梁金屏张爱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二孩政策应对策略

王吉 刘彩虹 秦博文 于海红 梁金屏 张爱东

【摘 要】“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后,临床对儿科护士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就国内而言,儿科护理资源紧张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加之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科“缺医少护”的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便是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问题。相比其他科室,儿科具有特殊性,对临床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二孩政策下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的应对策略成为儿科医护人员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

【关键词】二孩政策;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281-01

Abstract afte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child policy”, the clinical demand for pediatric nurse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At the same time, in China, the shortage of paediatric nursing resources has lasted for many years, coupl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liberalizing the two-child policy.The problem of paediatrics “lack of medical care and less nursing care”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ollowed by the problem of professional stability of paediatric nurses.Compared with other departments, paediatrics has a higher demand for clinical nursing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ediatric nurses.Therefore, the coping strategy of professional stability of pediatric nurses under the two-child polic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discussed by pediatric nurses.

Key words:two-child policy;pediatric nurses;professional stability;coping strategies

1979年開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至今已有30多年,如今,我国人口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人口老龄化尤其突出[1]。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60岁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4.3%。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2]。基于“全面二胎”政策放开的背景下,势必会对临床医护条件提出相应的要求。为了适应二孩政策,满足护理需求,必须提升儿科护士的专业性,保持专业稳定性,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专业、全面的护理服务。在此本文笔者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通过综述的形式,分析探讨二孩政策下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的应对策略。

1 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现状分析

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增加儿科护理需求,诸多医院出现儿科护理资源紧张的局面。大量数据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每千名儿童只有0.51位儿科护士,且儿科护士中还包含怀孕者、有怀孕意愿的人,原本短缺的儿科护士资源更加短缺[3]。2008年5月,国务院出台有关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与护士配比不得低于1:0.4,但是,实际操作中,这一标准难以达到。针对儿科护理,儿科床护比降低到1:0.3以下,则无法正常开展儿科护理工作。在儿科护士短缺等原因影响下,大部分医院儿科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每日所承担的工作量庞大,部分护士出现不负责现象,应付了事,降低了儿科护士的专业性,影响儿科护理工作效率,不利于临床治疗,甚至危及患儿身心健康。

2 应对策略

2.1 培养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儿科护士专业性的一大体现,因此,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探究中,需强调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与同事的良好沟通,不仅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为自己提供一个良好、融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科室凝聚力。第二,与患儿及家属的良好沟通,便于护士全面掌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解决患儿与家属的实际问题,拉近与患儿及家属的距离,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度,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减少护患纠纷,便于儿科护士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2.2 培养专业能力 儿科护士是开展儿科护理工作的主体,是影响儿科护理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科室应加强儿科护士的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性,稳定发挥综合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对此,科室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的方式,以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为前提背景,组织学习儿科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转变护理观念,提升自我专业水平,提高综合能力,高效开展日常护理工作。与此同时,科室完善奖惩制度,调动儿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各项工作,鼓励儿科护士继续学习医学知识,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满足新时代背景人们对护理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性。

2.3 个人素质培养 个人素质与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密切相关,是影响儿科护士专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儿科护士个人素质:(1)一切护理为患儿着想。儿科护理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儿科护士容易产生厌倦、不满情绪,且还要遭到家属的责备,此时若将负面情绪带到护理工作中去,很容易产生应付了事的想法,觉得工作不可能干完,只要当班时没有出现问题就行了,工作不认真、负责,降低工作效率。对于此现象,需强化儿科护士职业道德培训,促使儿科护士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处处为患儿着想,保持高度敬业精神,坚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标准流程,准确无误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2)学会换位思考,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事件频频发生,有一部分原因则在于护士不能很好地理解家长。对于此现象,护士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儿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多多理解患儿家长,多多解释、安慰,尽量满足合理需求,减少护患纠纷,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俊青,王功朝.全面二孩政策下儿科护士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90-191.

[2] 林艳.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05):30-33.

[3] 林艳.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07):49-51.

猜你喜欢
二孩政策应对策略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